【写作课4】王磊光:高考来了,作文该如何创新?

 

要求学生在考场作文里创新,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我这篇文章也就是就着伪命题说伪命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谈谈高考作文的创新问题
王磊光
一、   作文有亮点就是创新

高考语文考纲对作文创新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不少学生对创新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创新,如开病历,答记者问,发帖子,写长达数百字的题记或后记,拼接多达十来则日记……这种盲目追求外在形式的作法是不能称之为作文的。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作文阅卷逐步回归朴素,已将这种只追求外在形式而无实在内容的“伪作文”列入打压对象。

还有一种误区。那就是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善于作文的学生,以为创新就是要发前人所未发,写前人所未写,一鸣惊人。因此,为追求思想深刻,就故作高深,结果把文章弄得晦涩难懂;为了炫技,一会儿“蒙太奇”,一会儿荒诞,让人如坠五里雾里;为追求语言的华丽,不惜舍弃真情实感,把一些好句子硬塞进文中,或者生造词语,让人莫名其妙……

其实,创新永远是相对的。更具体地说,科学家、媒体宣传以及教科书所讲的 “创新”,其内涵跟学生考场作文的“创新”是大大不同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只有极少数老师理解到了这一点!导致的结果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不断地拔高、再拔高;不断地求异,再求异……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来有话可说的学生,爱写作文的学生,也变得惧怕作文了!试想一下,要让学生在四五十分钟内完成800字以上的作文,并在其中表现出开创性来,这怎么可能?逆潮流说一句:要求学生在考场作文里创新,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我这篇文章也就是就着伪命题说伪命题,所以本文的标题必须非常装腔作势。)考生能够在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等某一方面有亮点,做得比较出色甚至有独到之处,就是考场作文的创新啊!

在追求创新的问题上,我们要做到“心中有阅卷老师”,因为阅卷老师能够给予每一篇作文的时间通常在1分钟左右。文通字顺、主旨突出、材料集中、结构明晰是首先要做到的,也是所谓的创新的前提。

   

二、有想法才可能创新

面对写作对象,生发感悟,形成想法,是创新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多角度看问题,然后选出你觉得最新又最易写的角度来作文。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作文题《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在立意时就可问:谁说了“不”?对什么说了“不”?为什么说“不”?如果轻易说 “不”,结果会怎么样?如何做到不轻易说“不”……经过这般追问,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甚至可选出新的角度来立意。

2008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中有一篇写海子的文章,请看开头:

喜欢海子的诗,喜欢那句“夕阳把血放进灯盏”,更喜欢那句“活在珍贵的人世间/人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一样幸福”。想象中的海子,应该十分幸福地享受生活。可现实中的海子,却把身体放在冰冷的铁轨下,任凭呼啸而过的列车结束自己的生命。诗人啊,你为何轻易放弃,为何轻易对生活说“不”?

接下来,文章从三方面探讨了海子自杀的原因:是太贫穷吗?是太寂寞无依?诗人的死是一门艺术?结合海子的作品与生活,作者从反面谈出自己的理解。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写就这样一篇应试作文,实属难能可贵。

有想法才可能创新,这个“想法”其实就是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独到发现,独到感悟。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请看作文片段:

农忙时节,我和母亲每日都要去田里割谷子,趁早上清凉些,月亮还在树梢我们便出发了。那时我总是站在田里望着我们的村庄,月光下的村庄很静,像沉静的老者,正在月光下沐浴。那时,我就会认为我的家乡很美,是世上最美的地方;特别是在田野里回望村庄在月光下的情景,莫名地就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好像上辈子我在月夜里到过这里。
——成同学《心田上不逝的风景》
小作者是湖北麻城一中“自强班”的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小小年纪的他很早就成为家庭的劳动主力。生活虽然艰难,但我们从他笔下读到的不是对生活的仇恨,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三、选材:平中见奇

我们强调作文材料要新鲜,但往往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选取别人从未体验过的材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大家普遍都能见到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选材如果能做到平中见奇,那就做到了新鲜。

例如,在写《心田上不逝的风景》这篇作文时,学生项伟写的是他对初中升旗台的记忆。初一时,看到校领导在升旗台上给优秀学生颁奖,心中充满羡慕。后来每次经过升旗台,飘扬的国旗总让他心潮澎湃,他就总是浮想着自己站在台上领奖的情景。经过拼搏,作者的成绩上升到年级前列,终于站到升旗台上……作者写的事情很平常,但文章的亮点就在于作者重点描写了自己每次面对升旗台的心理感受,以及升旗台给作者的精神鼓舞。

同样是“心田上不逝的风景”,陈慧同学写的是她与蝶的故事,请看开头三段:

小时候,喜欢蝶。

儿时的我,常追着赶着一只只彩蝶,在花丛里穿梭。那时觉得那扑闪着彩色翅膀的小精灵真美,总是忍不住触摸它,可每次都将它惊走。外婆说:“这蝴蝶是梁山伯祝英台变的,你摸它们,它们就不高兴了。”于是,蝶在我眼中更加神秘了,如在童话中一样,,我怎么也想不到人竟可以变成蝶。

还是追着赶着那彩色的波浪,我只想找到那两只人变的蝶,轻轻敲击它们的心扉,找到化蝶的方法。每次我都以失败而告终,可我从未停止。于是,如蝴蝶般飘然的女孩跑过时间的隧道,我长大了。

追蝶的经历大多数人都有过,但作者却将它写得如此动人,不仅因为她的文笔优美,更在于她写出了追蝶的目的:“我只想找到那两只人变的蝶,轻轻敲击它们的心扉,找到化蝶的方法。”

很多学生误以为紧跟时代热点就是“新”,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所谓“热点”,是大家都在关注,都知道的事情。如果不能写出自己比较独到的感悟,写热点就只能是大路货。刘德海老师在《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中写道:“‘带着感动出发’,约83﹪的考生选材出发在‘雪灾+抗震救灾’上,感应大时代的脉搏,无可指责,但仅是粗糙的‘复述’,没有‘本我’情感的渗透与理性的认知,怎能感动阅卷老师呢?”(2008年第7—8期《语文月刊》P74)




四、联想与想象:让作文丰富起来,灵动起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总是无法完篇(或者只是靠拼凑来达到字数),因为他们虽然占有素材的“点”,却无法将这一“点”放大,充实起来。这通常是不懂得联想与想象造成的。

学生黄岳在作文中写到高楼的洗墙工,直接描写洗墙工洗墙情景的只有一段,着墨更多的是对洗墙工的工作与生活展开的联想与想象:

后来才知道,从东方明珠到水立方,从写字楼到教学楼,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哪里有城市,哪里就有他们。他们的工作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甚至让人觉得好玩,但其中的艰难只有他们知道,他们也只会默默承受。

也许他们是家庭的唯一支柱,也许他们还有年迈的父母。他们担忧最多的是孩子的学费,他们关心最多的是打折的商品。可是当那一根细绳垂下,那把刷子拿在手中,他们会放下一切,认真地完成使命,将城市的名片擦得闪闪发亮。    

                          ——黄岳《城市·他们》

作文之所以让人共鸣,主要是因为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对于生活于城市底层的“他们”的生存现状的关注。

当然,考场作文的联想和想象,应该要像撒网一样,撒得出去,但也要能够及时收得回来。五、在“小”字上做足文章

“以小见大”既是一个选材问题,也是适合中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的技巧。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笔”,就是说立意要宏大,但选材要具体,要通过具体的材料来表现宏大的主旨。

例一,“        伴我同行”这道半命题作文,不少人选填的是“时间”“生命”“青春”等,这种从大处着笔的作法是很难出新的;而选取“微笑”、“李商隐”、“爸爸的话”等比较具体角度,就容易写出新意。

例二,在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的作文中,有些同学只是空洞地谈二者关系,单调乏味,有些同学却选取一块石头、一棵树等具体事物来表现自然与心灵的关系,容易写出自己的独到感受。请看作文片断:

手捧着那一颗槐树种子,觉得那不仅仅是一颗普通的种子,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希望,是对生命的热爱,是老树对生的渴望,对生命的追求。

看着那可爱的家伙,不禁想到了人类。我们都是这宇宙中的渺小星辰,在这繁华的世界中,我们可能被瞧不起,被嘲笑,被伤害得体无完肤,但我们仍要像老槐树那样在生命垂危之际,在大大的绝望中努力奋斗着,播下生的希望。

如果说,一棵老树很美,那么我说:“要活下去!”  

                      ——冯恋秋子《老树的启迪》六、让语言闪动灵光的基本技法

1、叙述类文章中,将单纯的叙述语言转换为描述语言,有利于写出生动的细节,凸现亮点。

笔者在大学时代写过一篇散文,发表后打动过许多人,请看其中一段描写式的叙述:

——依然是父亲送我去上学。上午的太阳撞开早晨的乌云,整个大地“哗”地亮堂起来。我坐上车,父亲站在车外,车还在焦急地等待乘客。我看到阳光落满父亲那结着尘土的衣服,他显得多么灰暗。又白又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他没有像往日那样注视我。父亲那时正患眼疾,所以一直垂着眼皮。父亲默默等待着,我忽然发觉默默等待的父亲竟露出几分麻木。父亲的姿态和神色立刻让我联想到一片干枯的泥土……我连忙转过头看着前方,生怕别人看到我湿润的眼睛——多少年来,我总是这样转过头去,不声不响地转过头去,淌着泪……    2、说理类文章中,用形象的语言来说理,可有效避免说理的单调,增强文章的色彩。

触摸城市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无数的人,抓住城市的边缘。也许是城市里有太多边缘,也许是城市里有太多希望,也许是乡村有太多的无助。但最后的最后,城市猛然一挥手,冷酷地将无数梦境打碎。对于街头小贩,城管污言怒斥,甚至不惜加以拳脚;对于进城务工者,城里人总是带一分轻蔑,然而,欺人太甚的恰恰是城里的人。难道我们会忘掉那些洒下十年汗水,要不到半点工资,被迫跳楼的民工?难道我们不记得,那些被招聘公司骗去活命钱,被迫自焚的民工?请看看那些城墙上的泪痕和血迹,我的城市,在你的文明背后,都有些什么样的图案?      

——浙江考生《触摸城市》
                                    写于2008年高一寒假
 

    说明:

以上所征引的作文片段,除高考作文外,署名者皆出自湖北麻城一中2008级高一学生。

       文中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图文无关  ,纯粹是为了创新。

   



王磊光,作家,当过七年高中语文教师,2011年赴沪读研,现博士在读。作品等见诸《青年文学》《青春》《天涯》《中国青年》等多种刊物。2015年春节,论坛发言稿《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2016年5月出版《呼喊在风中: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复旦大学出版社)。

邮箱: 649354179@qq.com


    关注 家山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