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我在渭南的乡下有一片菜园

 

点上方“庄主驾到”即可免费订阅进了城市以后经常想起老家,想起老家院子后面的那片菜地,这是多数农村出来的...




点上方“庄主驾到”即可免费订阅


   进了城市以后经常想起老家,想起老家院子后面的那片菜地,这是多数农村出来的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

我的老家在渭南乡下一个特别小的村子,几乎每家院子里,都会有一片自家的菜园子。菜园里总会长出黄瓜、茄子、豆角、菠菜、韭菜、大葱、菜花、白菜、西红柿等等,一年四季都不带空闲的。每到要做饭的时候,老妈就菜篮子一拎出门去,再回来的时候就是一篮子新鲜的蔬菜。

那会儿对自家菜地里的时令蔬菜还很不耐烦,毕竟豆角熟了就要吃一个月的豆角,土豆熟了就要吃一个月的土豆。最过分的是冬天白菜熟了,要吃一整个冬天的白菜。经常在妈妈做饭的时候一脸抱怨——“怎么又吃这个。”直到上大学进了城市以后才发现,能吃到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工作之后更是如此,仿佛一下子从桃花源甩到了刀光剑影的钢铁森林里,就算是超市里最新鲜的蔬菜都不能完全相信,谁知道它们在进超市之前有多少农药?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人住,对吃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要求。早午饭都是在公司附近草草应付,晚饭更是图个方便索性就吃泡面了,自己的胃仿佛已经忘记了新鲜蔬菜是什么味道,对所谓的“生活品质”更是没有了概念。



我相信多数人和我是一样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了,楼也盖得越来越高。我们囫囵得塞进嘴里的一日三餐,就像是例行公事一般,我们几乎不去考虑这些食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味道,即使是纵横四海的吃货们,你吃得津津有味的黄瓜、西红柿还是记忆里儿时的味道吗?

我们融入了城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适应了城市盛行的快餐文化。所谓饮食,除了为填胞肚子或是被浓重的调味麻痹着神经之外,有多少是我们真正熟悉的味道?记忆里有的,是嚼着黄瓜发出清脆的声响,是咬一口西红柿留下酸酸甜甜的滋味。拔萝卜、挖红薯、割韭菜、……现在想想,这些渐行渐远的儿时记忆,是如此的美好,却也如此得陌生。



如今,在我工作的地方,每次抬起头,就能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全天不间断的废气排放,下班之后不得不忍受拥堵的交通,雾霾不会因为你是三线小城而放你一马,水污染、光污染、化学污染层出不穷。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在感慨,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有点得不偿失,也同样要去接受一个观点——“未来十年,纯净的空气、水、土地都将是最昂贵的东西。”

我曾经的理想是大城市里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如今的理想却是有几间平房,房前屋后有一些空地,可以养花种菜。



我也不是很爱劳动的人,但我要亲自种一些水灵灵的菜,没有任何污染的菜,不用担心有农药有激素的菜。菜品也不见得名贵,常吃的菠菜,韭菜,茄子,豆角,西红柿之类的就行。我很想看看那些幼苗是怎样迎风生长的,很想看看它们是怎样含苞待放的,很想看看花骨朵是怎样变成果实的,我愿意给他们锄锄地,除除虫,浇浇水,我不会给他们上催长的肥料,顶多就是一些沤糟的草糠之类。它要长得慢,那我就耐心等着它。它要嫌地油水少,那我就多翻腾几遍。



总之,我是有耐心把它们养大的,我不在乎它们长得是不是鲜艳膨大,是不是符合顶花戴刺的标准,我只希望它们是天然的,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转基因的。这样的菜我才吃得有滋有味,才吃得清新爽口,才吃得安心放心。我吃着这样的菜,生活才是梦境安祥的。当然,我也愿意把我的劳动果实,分送给我的邻居和亲朋,希望他们也能体验原生态的生活。甚至我还愿意与他们坐在一个桌子上,共同分享和品味种菜的美好时光,最好是吃出童年的快乐和幸福生活的美味。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让我在城市之外可以拥有一个小小的菜园。我的生活里,需要一片没有被污染的绿色。我的心灵里,需要阳光暖暖照耀的一片菜地。我知道,许多人心里,一定也怀揣着这样的梦想。







    关注 庄主驾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