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的“世纪风景线”

 

在DG官方回顾百余年辉煌历史的撰文中,属于“中生代”的指挥家阿巴多和钢琴家阿格丽希已然位居最重要旗下艺人,他们与DG的姻缘已近半个世纪。...



古典音乐第一唱片品牌DG成立111年时,在DG官方回顾百余年辉煌历史的撰文中,除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和钢琴家威廉·肯普夫之外,属于“中生代”的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和钢琴家玛尔塔·阿格丽希已然位居最重要的旗下艺人,他们与DG的姻缘已近半个世纪。

阿巴多与阿格丽希的第一次合作录音在1967年,当时演奏的曲目是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的协奏曲,这恰好也是两位风华正茂的艺术家为DG唱片品牌的第一次录音,与他们合作的乐团竟是卡拉扬执掌的柏林爱乐乐团。这个录音不仅帮助年仅二十余岁的阿格丽希确立了作为一位极富活力和自信的女性钢琴家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奠定了两位艺术家长期深厚友谊的基础。虽然两人马上又录制了肖邦和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同样获得广泛好评,但从此以后,这对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却再也没有一起录过钢琴协奏曲发行,尽管这期间他们还曾经同台演出多次,可就是没有唱片问世。我想其中原因不外乎阿格丽希独特个性使然,一方面她在DG主要以录制独奏曲为主,另一方面与他合作协奏曲录音的指挥家不是丈夫就是情人,气质木讷并越来越稳重老成的阿巴多大概已经不太可能唤起她的激情?


40年来,两位音乐家在各自的道路上艺术境界日臻完美,光阴荏苒,如今他们都年事已高,人生道路接近尾声。阿格丽希年逾六旬,人老珠黄,往日任性娇艳的小女人风华不再;阿巴多身患绝症,身体状况日益糟糕,已从乐坛一线告退,转而致力于对年轻人的提携与培养。最近几年阿巴多主要以在音乐季的间歇期指挥和训练马勒室内乐团及琉森节日乐团的节日演出或巡演为主要音乐活动,还同时玩起了“本真演奏”,在意大利创立了“莫扎特乐团”,在阿巴多的新事业里,自然有许多大音乐家都纷纷前来捧场,其中阿格丽希肯定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阿巴多与阿格丽希在录音方面的“前缘重续”是一张贝多芬(DG 00289 4775026):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7)和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9),乐团不出意料地是马勒室内乐团。两部作品都是在意大利费拉拉的音乐会实况录音,时间上相差四年,作品19在先,作品37在后。这4年正好是阿巴多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癌症,暂时脱离死神掌握的四年,从音乐的表现上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阿格丽希来说,已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商业演出,在这四年里,不论是音乐会还是录音,她都离不开“阿格丽希和她的朋友”这一主题。确实,人到晚年,友谊比什么都要珍贵,对艺术家来说格外如此。



2004年2月演出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应该拥有超级经典的地位。阿格丽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含蓄内敛,没有一点游戏炫技的痕迹,特别是她的触键,柔软温厚,自然无形,达到匪夷所思的崇高境界。第二乐章是我最钟爱的演奏,钢琴声部完全融入乐队,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这在从前特立独行的阿格丽希那里完全不可想象。在思想深度和抒情性发生重要变化的同时,阿格丽希的技巧仍旧高超,完全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此不得不承认,阿格丽希的天才成色丝毫不见减退,她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天才!

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 阿巴多 & 阿格里奇
再说阿巴多的乐队。在演奏第三钢琴协奏曲时,这完全不像是一个青年乐团,那从容的步态,优雅的分句,温暖宜人的音色,含蓄的力量控制,极有分寸感的动态把握以及比例得当的结构平衡,都十足呈现出一个一流乐团的高级水准。我想这一定是阿巴多的功劳。即便与同在这张唱片的2000年2月在同一地点的演出相比,也是进步神速,脱胎换骨。尽管这4年也有大量的人员流动,但作为一个成立时间达十几年的乐团,在众多像阿巴多这样的大师的悉心调教下,基本形成自己的声音风格,如果再假以时日,我看,古典音乐录音的“还魂丹”称谓用在这个乐团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目前,年轻的指挥天才丹尼尔·哈丁是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而哈丁曾在柏林爱乐乐团做过阿巴多的助理指挥,这种同出一脉的传承关系保证了马勒室内乐团的长期良性的发展。
第二钢琴协奏曲是阿格丽希最喜欢弹奏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对比她从前与朱赛佩·西诺波利合作的录音,发现完全是两个世界。当年她在贝多芬演奏上另类出位,在动态与力量对比上极尽夸张,寻求刺激,故弄玄虚,充满现代性与娱乐性,为乐坛带了十分令人侧目的冲击。不过平心而论,那个录音听来确实十分过瘾,感觉新的时代就应该如此演奏贝多芬。在阿格丽希那里,不论她如何任性,如何别出心裁,总之可以听到最独特也最好的钢琴阐释。对于爱乐者来说已经非常令人满足。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 阿巴多&阿格里奇
但是,阿格丽希在今天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另外的惊喜,她的第二协奏曲居然也有返朴归真的一面,虽然尚未达到2004年演奏第三协奏曲那样的境界,但比起当年与西诺波利合作的版本,真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正是这样的演奏,才给我们提供了欣赏和理解贝多芬的多个视角,才使得音乐的经典常演常新,我们的耳朵也常听常新。

这张唱片的封面用的是2000年的照片,而内文插图用的是2004年的照片,4年来阿格丽希倒是变化不大,阿巴多却日渐消瘦枯槁,令人唏嘘不已。
以上图片与视频源自网络,如有侵犯请告之
文字原创,如转载请标注来源、作者与原文地址
一切转载不得对原文做任何篡改、曲解、诠释和改编


    关注 音乐共同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