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水务时代 PPP模式“神”助攻

 

2016看什么?有人说是资本,有人说是情怀。而对于环保产业来说,水处理最是吸晴。    国家政策控制下的刚性...





2016看什么?有人说是资本,有人说是情怀。而对于环保产业来说,水处理最是吸晴。

国家政策控制下的刚性市场,主要表现为国家鼓励推动水污染治理、推动节能减排实施、重视水资源循环利用、解决缺水地区饮水问题等政策引发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主要促进循环水市场、中小规模的工业污水处理市场迅速发展。

市场普遍预计,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污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将达到13922亿元。其中,2020年农村污水处理率预计将提高30%,未来5年村镇污水处理市场潜在年均市场规模可达43亿元(不含管网建设)。

新三板成风口

更为利好的是,随着污水深度处理的推广以及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需求的加大,高端污水处理设备的PE投资价值逐渐凸显。

先来看一组数据:仅在新三板挂牌的326家环保企业中,涉及水处理业务的企业就已达54家,占比16.56%,涉及了原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污水收集和处理、再生水生产以及水环境整治等众多细分子行业。

从交易方式选择来看,11家企业选择做市交易,占比20.4%;43家企业选择协议交易,占比79.6%,与新三板环保行业整体趋于一致。截至2016年5月10日,水处理行业54家挂牌企业中,已经流通股份的和产生交易的企业均为22家,占比40.7%。所有企业中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的共有45家,占比83.3%。

事实上,水处理的如火如荼不止体现在新三板。据公开资料,截至2018年,全国污水处理量将达674亿吨,供水量将攀升至724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7%和2.4%。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显示,今年3月末污水处理、供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项目总数是1372个,约占项目总数的17.77%。相比1月份,污水处理项目新增647个,污水处理新增投资额达11557亿元。


水务PPP驶上“快车道”

与水处理迅猛发展相映衬的是,近两年,各地水务PPP项目纷纷快速上马。

2015年各地推出项目近2000项、总投资超3万亿元的PPP项目,其中环保PPP项目比例较大。从项目构成来看,水务项目数量明显高于固废、土壤、大气等项目,主要包括供水、再生水、污水处理等。

多位环保领域企业负责人指出,随着“大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土十条”等政策利好,以及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十三五”时期,各界仍然看好环保领域的PPP项目。

水务项目成为一些企业业务转型的开拓领域。2015年以来,一些行业外企业纷纷进军环保行业,有的国企也因为业务转型的需要借助资本的优势竞相涌入环保行业,诚如中国石化、中国铁建、葛洲坝集团等都开始跨界布局环保市场。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2014年以后,水务PPP市场火爆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财政部统筹推进PPP改革以后,对项目操作进行流程化、标准化设计,制定了明确的开发路线图;不少地方在项目回报机制与政府预算衔接,在机制上保障了投资者合理合法回报。

这场婚姻如何走向持久?

无疑,“面对亿万级的水环境治理需求,仅靠财政的投入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实现水务领域产品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孟春说。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合作中心副主任王宁表示,与传统的政府投资行为相比,PPP项目从偏建设、偏工程转向重绩效、重服务从单一的项目延伸到综合治理项目包。流域治理项目综合业务强、河道整治、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恰好对接了PPP模式,给具备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的众多服务商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但水务PPP模式并非简单的合资模式,更像一桩婚姻,如果不做到多赢的结果,势必将给PPP模式带来巨大风险,双方信用、规范操作、严格论证以及公平地位等都是这场婚姻中需要考量的核心要素。在总结水务PPP的失败原因时,“商业利益、信任程度、行事方式等是关系成败的深层次原因。”环保资深人士靳林明指出,很多表面上的原因都缘于这几个深层次问题。

由此,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要提高水务项目吸引力,解决社会资本不愿意进的问题,对涉及公益性强、盈利能力弱,回报率低的水利设施的项目,可以通过政府的投资补助、财政补贴、价格机制等综合措施解决项目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此外,要加强服务和监管,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提高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质量。




    关注 污水处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