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褒贬不一, 4K、120 帧被过誉了吗?

 

李安导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于今日上映。这部采用4K、3D、120FPS等先锋技术的电影每一次...



李安导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于今日上映。这部采用 4K、3D、120FPS 等先锋技术的电影每一次曝光,都会引发一场关于技术革新的探讨。

这部电影究竟是讲什么的?目前该片新闻多偏向于技术革新,是否会遮蔽影片内容的表达?

电影采用的「浸入式」技术与当前热议的 VR 之间有何关联?是否是电影技术发展的方向?

此类技术如果今后普及,电影的观看方式、制作方式、表演方式等是否会有重大改变?

@iWeekly周末画报 @影视圈杂志 均是已被认证的知乎机构帐号)

@影视圈杂志 在回答 如何评价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时表示:

我们先来看看剧情简介

《比利·林恩》根据本·芳汀(Ben Fountain)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了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

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该片大胆采用超越现有拍摄规格的 120 帧/ 4K / 3D 格式拍摄,技术上领先影史 20 年。李安导演说:「我就是想看到它做出来的样子。3D 电影对画面的要求更高,帧数到八九十帧以上,画面的闪烁就消失了,看上去会非常清晰真实,就像演员站在你面前表演。」



当一种全新的事物出现时,参照体系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评判两极化,李安领先了世界影坛 20 年的这一崭新的技术,也受到了同样的遭遇。

此前该片在北美首映后,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一些尖锐的质疑尤其吸引眼球。

(烂番茄新鲜度扑街)
Awards Circuit》影评人克莱顿·戴维斯(Clayton Davis):

李安对于这部影片视觉效果的苛求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缺陷。他这次多少有点「扬短避长」。他抛弃了那些他赖以成名的东西。

《Screen Crush》影评人艾琳·惠特尼(Erin Whitney):

新技术让影片中人物有一种「原始感」,但这也同时会让电影看上去很假。看《比利林恩》很像是在看演员自己弄出一部电影。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大卫·鲁尼(David Rooney):

这部电影有非常吸引人的人设,即使没有高科技,《比利林恩》依旧是一部极好电影。

《The Wrap》影评人丹·卡拉汉(Dan Callahan):

《比利林恩》故事构架非常合理。比利和他的战友站在台上的那段虐心表演比那些战争场景都让人感到虐心。


以上只是节选,总体看海外口碑是贬大于褒的,那么,在北京首映礼后,国内首批观众又是什么样的评价呢?



技术上:无与伦比的震撼VS难以适应的奇怪

电影人程青松在观影后表示:

身临其境,银幕就好像是一个我需要找掩体的地方,战争场面跟别的都不一样,挺刺激的。李安是一位非常有耐心、非常沉着的导演,他耐心地完成了一个需要耐心去看的电影。

还有网友认为光凭技术就值得被称道的:

开场我是张着嘴看的。所有的星都给技术,但这个剧本如果是按照往常拍法的就真的挺普通了,但是有视觉享受般的画面就够了啊!

还有网友认为看了这部电影都不反感3D了:

李安给了 3D 技术一个全新方向和标杆。言简意赅,视觉享受!以后当人们说起詹姆斯卡梅隆在革新技术,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华人也有一位,他闭上眼全是电影业的明天,他就是李安。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李安的新片也提出了质疑。

导演管虎说道:

技术没什么特别的,清晰度会高一点吧,以前的画面相对粗糙,这个太确定了。任何新技术都要有一定适应时间,3D 一开始也要适应。

有网友认为画面过于真实产生不适感:

看的过程中一直觉得怪怪的,也许是因为太高清,也许是因为 3D,也许是因为 120 帧每秒,又或许是因为所有的一切,整个的剪辑方式和切换方式都好奇怪,完全没有在看电影的感觉。

有网友认为技术更新电影语言也应配套升级:

真实感以及几处深景深内容量过多确实造成一种出戏的感觉。闪回对处理男主角和各个角色的关系还是有很大好处,可却违背了导演想营造真实感的初衷。




除去技术,对于影片的内容,国内首映后,网上也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编剧史航说道:

这不是个单纯反战的电影,这是个与一切标签或政治正确冷静开战的电影。李安依然是个解放者,就像他在《与魔鬼同骑》《冰风暴》《断背山》所做的那样。「我们已身陷泥沼,我们只拥有彼此。」这句能解释一切。

知名出版人路金波看过本片后表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关于如何塑造人物方面,是一部教科书级的影片。「造物者」应该对所有人物有同样的热爱。「故事」是塑造人物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有网友认为这依旧是一部很李安的电影:

李安的叙事一如既往沉稳扎实,见微知著的宏大命题,行云流水的空间转换,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包括对演员表演前所未有的考验,都无可挑剔。



同样,每个人对于电影的观感是不一样的。豆瓣上就有网友影片内容不太买账:

李安这些年执着于技术,着了魔似的推进其发展,这种创新精神的确是要承认,但他的表达实实在在是在倒退的,少年派时其实就已经暴露这个问题了,这次的创作相当保守,已经没法像他以前一样直击红心了,这其实和它的技术挺割裂的。就事论事,如果不是李安拍,或许会给多一颗星。

而对于用这样超前的技术来表达故事,有影迷说:

并没有感觉到大家说的真实与沉侵式观影体验,除了中场秀和战争场面两场戏,整个故事也不适合用高帧的技术呈现,大量的闪回镜头都用简单粗暴的剪辑方式也很无语。抛开技术层面,故事太过平庸,主要还是围绕军人回归现实生活后的疑惑思绪,达不到反战的高度。

对于影片传递的价值核心,也不乏异议,甚至有网友认为不敢相信这是李安的作品:

除了视效上的进步,完全无法把这样一部叙事烂到极点、人物发展毫不合理的作品和李安挂钩。




面对各种各样的评价,李安导演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把这个故事用现在这样平淡写实的镜头表现出来我是不得已的,机器太笨了,我们也太笨了,因为是第一次,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操作可以拍得更加华丽,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这样,这是一次新的学习。也许等观众适应了这样的清晰度和真实感,我相信一定可以拍出更具想象力的画面来,这是一个过程。」



甚至李安还说:可以不喜欢电影但不要讨厌这个新技术!

在李安看来:我曾经誓死捍卫胶片电影,在许多人都用数字技术拍电影的时候,我还拒绝用数字调光。因为胶片电影艺术是我年轻的时候就接触的,它也是我的推理逻辑。但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我开始发觉有一件事非常不合理——我们用数字技术在拍电影,却还在模仿胶片电影的思维方法,而且做得比上世纪 60 年代还差。

也就是说我们是用 3D 技术套在 2D 的思维上,我们在面对电影的时候是被既定思维禁锢住的。当初发明胶片电影的时候,因为我们还做不到数字和 3D 技术,所以有了与之匹配的思维轨迹和创作方法,但现在我们的技术更新了,思维和方法却没跟上。

@iWeekly周末画报 在回答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技术层面有何突破? 时表示:24 格到 120 格的跃迁,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美学的挑战,对观众的挑战。

只有沉默被动的观众接受了新技术,它才算存活下来。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没上映已经成为一部年度现象级电影,就像当年的《阿凡达》一样。一些内部和媒体上引发的好奇心和讨论热潮却绝不逊色。

它为什么如此引人关注?原因甚至不是李安本人。而是李安为这部电影的拍摄和放映所选择的一种技术标准。简而言之,就是:3D + 4K +每秒 120 格(帧)。

格,划时代的规格

3D 是当前绝大部分视觉特效大片会选择的格式,不过 3D 的滥用也存在争议,很多观众并不喜欢 3D 电影。

4K,可以理解为电影的清晰度,我们平常在电影院看到的数字电影放映标准大多是 2K,4K 的分辨率是 2K 的四倍。

但真正史无前例的是每秒 120 格。它远远超越了现行的电影技术标准。

我们都听过一句格言:电影是每秒 24 格的真理。电影的本质就是一格格静止画面流动起来产生运动的幻觉,但为什么它被设定为 24 格呢?其实最早的电影并非每秒 24 格,大约是在 11 - 14 格之间。发明电影的人,包括爱迪生和卢米埃尔兄弟,尝试过不同的速率,最终发现只有超过每秒十几格,并结合叶子板旋转的原理,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连贯流畅的运动,二是消除闪烁。

无声电影时期,电影拍摄和放映的速率是不规则的,取决于摄影师和放映师手摇的速度。但到了有声电影时代,因为画面和声音需要严格匹配,电影界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标准,这就是 24 格。

选择 24 格的一个原因是在原始的声音技术限制下,它能保证录音和还音不失真。到后来,声音技术进步,但 24 格的标准却沿用了下来,成为电影界百年不变的金科玉律。

从 20 年代末到今天,对每秒 24 格的挑战从未停止过,技术人员和创作者基于各种理由,都试过将其提高到 30 、 60 甚至更高,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雷打不动的标准,所有尝试都没有成功。

种种迹象表明,做出变化的时代终于来临了。最大的一个前提是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相应地许多新的技术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实现。

跳出对影片技术和内容的评价,知友 @皮革业 则表示:

评价《比利·林恩》,你要面对的,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新技术,一种新的媒体介质,甚至是一种未来电影的可能。

《比利·林恩》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依然没有变化,就是 3D、4K、120 帧的「顶配」技术营造出的那种 「沉浸感」——可能是很多 VR 项目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东西。

沉浸感(immersion)是个与 VR 虚拟现实技术关联的术语,指的是人在非物理世界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在场感,这种感受是由 VR 系统通过图像、声音等手段构成一个叫人全神贯注的环境而产生的。用最没水平的话来解释,就是「身临其境」。



今年 9 月,威尼斯电影节设置了 VR 单元,我在电影宫里花了三个小时看了数十部 VR 电影,其中还包括号称首部 VR 长片《耶稣》的 40 分钟片段。也许是因为使用的是消费级终端,体验并不大好,以至于我感觉沉浸效果都比不上《比利·林恩》。

有不少人曾问李安如何看待 VR,李安的回答带着电影人的傲娇,他说,我的 VR(即「顶配」技术)比他们的 VR 要好。这么说完后,他会补上一句,「这些都是工具,我期待有一天它们会有交集」,恢复好学生做派。

对《比利·林恩》来说,这种沉浸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认为,离不开以下三点:

一、清晰明亮的画面。

先说清晰,本片使用索尼 4K 摄影机 CineAlta F65 拍摄,画面分辨率达到 4096×2160,是普通 2K 电影(2048×1080)的四倍。与以往很多 3D 电影不同,《比利·林恩》整体影调明亮,接近肉眼的感光效果。作为「全套」版本的一部分,李安在放映环节也设置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其中观众观看到的亮度要达到 28fl(亮度单位),通行 3D 电影亮度大概在 2.5 到 4.5fl,也就是说,他提的这个标准是行业惯例的 6 到 10 倍(后来问了一下,杜比影院放映版本的亮度将是 14fl)。



首映之前,李安和技术顾问 Ben Gervais 曾接受 Deadline 主编 Mike Fleming 的专访(这篇应该是《比利·林恩》目前最好的一篇报道),其中详细阐述了他们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及相应的解决过程。由于采用高帧率技术拍摄,本片对灯光亮度的需求是一部 2D 电影的两到三倍,同时摄影机的感光度设置要从 800 调低到 160。

二、信息丰富的景深镜头,生动的出屏体验。

这两个技术环节都跟 3D 画面上的 Z 轴有关,看的出李安和技术团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心思。

《比利·林恩》拍摄了大量传统意义上的深景深镜头。影片开头,主人公和 B 班的战友们在酒店门口集合,摄影机跟随着训话的戴姆中士在队列前反复进行推拉运动,画面上焦点已经消失,你可以同时看清每个战士的脸,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表情与反应。随后战士们坐上加长悍马前往球场,镜头则展现出豪华轿车内部夸张的空间感,并且通过平行剪辑,与他们在伊拉克驾驶战车的场景形成对比。中远景画面则呈现出大到惊人的信息量,比如 B 班在看台上看比赛,前后几排观众的动作神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类似的还有点题的重头戏中场表演,明星、伴舞、战士、军乐队、背景的 LED 大屏以及夜空里的焰火,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眼睛不够使了……Ben Gervais 认为是 4K 的高分辨率让画面可以容纳更多细节,使纵深效果更佳明显、自然、细致。



出屏是 3D 带来的另一种体验,比较常见的有飞向观众的球、爆炸物等。作为首次使用高帧率 3D 技术的长片,《比利·林恩》也少不了这样的实验,不光有抛出银幕的橄榄球、药瓶,还让男主角对着镜头开了枪。插句题外话,从 1903 年的《火车大劫案》开始,电影人就对「向观众开枪」情有独钟,萨姆·佩金帕、马丁·斯科塞斯等大导演都玩过,没想到这次以温柔著称的李安也忍不住来了一发解气。

三、流畅的运动镜头以及动作场面。

在做《少年派》时,李安发现 3D 版里的运动镜头与动作场面经常出现画面模糊、卡顿、闪烁,而这与传统电影每秒24帧的拍摄、放映有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李安开始研究高帧率,才有了现在的「顶配」技术和《比利·林恩》。

从成片效果来看,《比利·林恩》的确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摄影机发生位移的运动镜头,还是人物进行剧烈运动的动作场面,都没有出现模糊、不连贯的情况,画面平滑流畅。片中最重要的一场动作戏,比利·林恩回想起自己在伊拉克运河战役中的经历,通过闪回呈现整场战斗的情景。男主角冲出掩体,向敌人射击,上前营救负伤受困的范·迪塞尔,摄影机紧跟人物身后,没有间断地记录下完整过程,战场的空间全貌也得到充分展示。这个运动长镜头据说是全片拍摄难度最大的镜头,视觉效果有种强烈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代入感。不禁让人想象,如果第一人称视角动作片《硬核亨利》要采用这样的技术,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比利·林恩》首映过后,李安的「顶配」技术并没能征服所有观众。评论里有不少针对技术的批评意见:比如画面缺乏焦点,信息量太大,观众分散容易注意力;影像过于明亮清晰,缺少电影感,更像高清电视或 VR;再比如纵深感过强,画面有种分层的错觉等等。

在这点上,我同意李安的看法,他认为数字电影应该有不同于胶片电影的美学。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还会拍摄 35mm 传统胶片电影,但绝不会拍用数字模拟胶片效果的电影。在采访中,我向他反馈了首轮评论里的一些批评,比如「分散注意力」。李安说,他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声音出来,跟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发展类似,都是观众基于观看习惯产生的不适。

就个人感受而言,我觉得「顶配」技术最大优势就是真实,特别是那种近似人眼效果的视觉体验。但技术只是工具,不见得适合所有题材、场景,更何况这部电影只是迈出尝试性的第一步。

什么是知乎机构帐号?

「知乎机构帐号」是机构用户专用的知乎帐号,与知乎社区内原有的个人帐号独立并行,其使用者为有正规资质的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机构帐号」:

什么是知乎「机构帐号」?哪些机构可能进驻知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