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至少20亿,上线才两周的梨视频被资本圈踏破门槛了

 

到底有多少机构在尝试接触这颗别具风味的梨?...



听说,最近资本圈流行吃梨。投资界的老将、新锐争着派出人马,要咬一口上市才两个礼拜的“梨视频”。

到底有多少机构在尝试接触这颗别具风味的梨?圈内盛传一个恐怖的数字——不少于50家。不过梨视频内部人士对此不作任何回应。

有一点是确定的——从天使到VC(风险投资),甚至是PE(私募股权投资),各类投资机构都看上了“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四处打听“close了吗”、“just in case看看还有没有机会”。

这样的投资热情,用罕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说好的资本寒冬呢?

这里,借用一下合鲸资本某高层在朋友圈的读后感:

“短视频棋到中盘,风口犹在。纯UGC平台或许需要喘口气、调整一下,PGC、PUGC、带干预的UGC或许会接力下去。这大体符合草根先起、专业跟上的网络产品轨迹。”

这读后感,针对的是“梨视频”上线前夕,微信公众号“传媒评论”的专访文章——《邱兵首谈梨视频:上个世纪的报人,要做下个世纪的产品》。

投资圈没几个人会反对合鲸资本这名高层的观点,风口还是在的。这一点,今日头条、百度视频、秒拍和微博已经背书了,今年喊着要拿出动辄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扶持PGC。

都不用细想,从公认为“短视频元年”的2014年算起,短视频这风吹了也快三年了,依然没几家真正赚钱的。痛点是公认的——优质内容缺位。也难怪今年风向转向PGC。

无论是最先开始主打UGC的工具类短视频,还是稍后改攻PGC的生活方式类短视频,抑或是一直摸索PGC+UGC模式的社交、媒体类短视频,多多少少都火过一阵子,现状依然是烧钱为主。

自带优质内容基因的梨子适时出现,还背靠大树,眼红再正常不过。

“想follow up一下”,不少圈内人士说得很直接——“梨视频”已经成为任何资本进军短视频领域无法绕开的标杆项目。

前两天,差不多同样是这拨人,在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讨论,“短视频”已经成为中美互联网共同的“兴奋剂”,传媒业的某些环节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可能。

上述结论套在“梨视频”上,可说是量身定制,资本不嗨爆才怪(结论来自《智媒来临和人机边界: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感兴趣的,自己去问一下度娘)。

观察“梨视频”上线两周的表现,其独创的拍客体系崭露头角,正为传媒业的生产方式立起flag。
上线第一周,刚好赶上美国大选,“梨视频”全球拍客的镜头对准中美各个角落,全网斩获超8.5亿点击量(感兴趣的,自行前往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取阅11月11日推文《如何正确围观美国大选?刚“出世”的梨视频一口气推了400短视频》)。

一贯稳重的美国老牌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也向“梨视频”致敬,follow短视频《中国小老板掌握秘密,称川普必胜》,报道了绍兴柯桥老板姚丹丹“造旗”的故事。


还是拍客,让人以为,高大上的航拍,快变成“梨视频”生产方式的基本款了。

不用多说了,互联网投资圈看项目时必定涉及的话题——改造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借助互联网重构传统行业效率,“梨视频”的拍客们不经意间已给出了注脚。

接下来,梨子们要思考的,是规模化压力,以及拍客体验问题。至少,就现在来看,拍客体系的运营面孔尚欠清晰,商业化的情景有待观望。
最后,谈谈绕不开的估值问题。

对这点,“梨视频”多名高管口风hin紧,连是不是准备打开融资大门,都讳莫如深。

但还是有迹可循。最初黎瑞刚承诺投资1亿美元,到了今年10月中旬,“梨视频”亮相微博V影响力峰会,其估值已被定格为20亿元人民币。

那时候,梨视频甚至刚刚开始内部测试。

洗洗睡,还是“follow up”,看着办。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