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碗煨了70年的鸡汤,占据了武汉几代人的记忆。

 

武汉有四大名小吃: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小桃园的鸡汤。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武汉人对于那...



武汉有四大名小吃: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小桃园的鸡汤。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武汉人对于那一罐从灶火炉里端出来的鸡汤,偏爱尤甚。

70年老字号煨汤店——小桃园,成为了深冬美食届暖心又暖胃的绝对主角。



来到古田汉口里,都不用刻意去找,鸡汤的香味儿直勾勾地就能将你吸引进店。
舒舒服服地落座,点一罐招牌鸡汤,呷一口那满勺的金灿灿,咬一口炖得软烂的鸡肉,记忆中的味道涌上舌尖。然后一大碗下肚,说不出来的过瘾!
《武汉市志·商业志》曾有记载:“不喝小桃园鸡汤,枉到武汉来”。小桃园的持续多年的名气和鸡汤的鲜美可见一斑。


专注煨汤七十年。

武汉煨汤大王


“小桃园”创始于1946年,原名“筱陶袁”,由陶坤莆、袁明照两个小贩在这里搭棚设摊从而得名,主要经营鸡肉汤及乌龟、甲鱼汤。
后来两人合作掌勺煨汤,配合得法,每逢佳节,武汉人都喜欢到这儿来品尝美味鲜汤。久而久之,由于谐音的缘故,店名改成了“小桃园”。
小桃园主要经营的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鸭汤等,其中以瓦罐鸡汤最为出名。
但凡去店里的人,都会点上一罐招牌鸡汤。把瓦罐里的鸡肉连带着鸡汤倒到碗里,碗底铺着龙口粉丝,细嫩的鸡肉和爽滑的龙口粉丝一起入口的时候,食客除了面前这一碗鲜香,舌头再也没有其他欲望。
喜欢香口的还可以点一份牛肉酥饼。酥饼脆而不碎,油而不腻,一口汤,一口饼,听着挺接地气的,但却是好吃到升仙的绝配!
武汉人爱喝汤,也会炖汤,然而小桃园鸡汤独有的鲜美,是任何一家都模仿不来的。小桃园的煨汤法,是各界美食达人都想探得的独家秘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一探究竟。


喝的是一种情怀。

坚持古法炮制


小桃园风光70余载,味道深入人心,最根本原因的还是它极其讲究的汤料选材和古老的制作方法。因为只有特定的材料、特定的做法才能做出那种传统的老味道。
老板专门选用从孝感、黄陂出产两斤半到三斤半的母鸡来煨汤,因为这种活鸡肉嫩油厚,骨小,入味好,营养价值高。

接下来就是将鸡肉一炒,二煨,三温炖。说来极其简单,过程却一点都不简单。
母鸡宰杀切成一寸半长的块状,入罐前先用猪油葱白在锅内一炸,再用加入佐料和鸡块倒入锅中爆炒,同时放入少许清水,鸡肉成黄色时起锅。
然后放入大砂罐煨到八成熟,起火停放一刻钟再上火。焖透后按份量装入陈年的瓦罐小火温炖。

师傅会在不同的时间向瓦罐里投不同的料,并不时调节火力,汤的味道随后也就有了变化。
时间一到,香气自然来。煨出的汤鸡嫩汤稠,汤油清黄,醇香味美,清香扑鼻,是滋补上品。
虽然现在做菜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既方便又可以节约时间,但是小桃园一直坚持用古法煨汤。武汉的美食各式各样,但很多老武汉人还是难忘小桃园那一罐鸡汤。
当年喝小桃园的鸡汤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褒奖。而现在,我们喝的是那一份老味道,那一份对食物精益求精的态度。


源于最淳朴的匠心。

最独特的味道


“匠心”,可以说是品牌延续的灵魂产物。一碗汤,70年,不负食客,不付光阴,成就了今天的小桃园。
对食材怀有敬畏之心,无论任何年代,用最好的食材、最淳朴的匠心去制作,就是一份好味道,而这一方味道会永存一方人的心中。
湖北句俗语云:“无汤不成席”,可见湖北人对汤的重视。同样的,无酒不城席,酒在人们味觉记忆里,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匠心可贵,匠心可寻,煨汤如此,酿酒亦是如此。


正如毛铺苦荞酒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酿造,无一处不花大心思,下苦功夫,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水是酿酒之骨,酿酒的选用的泉水清澈甘洌,富含33种矿物质,是用来酿酒的上品。

精选黑苦荞麦,营养成分含量是黄苦荞的2-3倍。

严格的酿造方法,在发酵和陈酿过程中也保留了苦荞麦中的多种营养成分
一口毛铺苦荞下去,嘴里清、浓、酱三香复合,酒体微黄,口感柔和,顺口不上头,早已成为湖北人心中的匠心好味。
 
除了鲜香的土鸡汤和陈酿好酒,
你心中
最能代表湖北味道的美食是什么呢?
通过微博、大众点评
参与“毛铺湖北味道”美食评选活动
即有机会获得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
毛铺苦荞酒!
赶快参与活动,赢取超值大奖吧!
部分信息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活动资讯!

↓↓↓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