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学中深重的思想内涵,感召我来到湘潭。” ——一个学者与湖湘学派的结缘

 

不远千里,从北方来到湘潭任教。他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理学中极为辉煌的部分——湖湘学派的学术思想而来。...

[《从胡文定到王船山——理学在湖南地区的奠立与开展》,全面总结了湖湘学派与王船山思想。]

目前,关于湘潭与衡山两地都在争论湖湘学的源头在何地。从地域层面看,不论站在湘潭还是衡山,都会受一定程度的地域局限。

深圳大学王立新教授,曾在东北林业大学任教。作为一个研究中国传统儒学的学者,为了更好地研究理学中极为辉煌的部分——湖湘学派的学术思想,不远千里,从北方来到湘潭任教。

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视阈范围内,以中国传统儒学的思想与历史脉络为红线,王立新教授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地域局限,较之当地的学者,视角会更加开阔、开放。8月12日与14日,我们电话采访了王立新教授,听他讲述一个学者与湖湘学派结缘的故事。

记者:听说您当年为了研究湖湘文化,不惜千里,从山东来到湖南湘潭。请问在来到湘潭之前,您是如何与湖湘文化结缘的?

王立新:

我长期从事古代思想史研究,受到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研究儒家思想史。宋代以后,宋史儒学是真正的行为规范。宋明理学便成为我的一个研究重点,而湖湘学派是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大概是1993年,我在北大进修。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得知台湾的思想家韦政通先生,正在与傅伟勋先生编一套世界哲学家丛书。我当时正在读胡宏的书籍,十分喜欢,便毛遂自荐,给他写了一封信,想来写关于胡宏的这本书。

得到回复后,我便开始来写。因为与王船山、周敦颐这些思想家相比,关于胡宏的材料不多。结果我一写,就写长了,写到了18万字。这便是后来我的第一本关于湖湘学派的著作《胡宏》的写作缘由。这本书1996年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对胡宏思想进行综述。书出版后,反响一直很好。

不过,我不是专门为了研究湘学而研究湘学,而是为了研究儒学才去研究湘学。湘学就是儒学,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往深处说,湘学就是理学——哲学化和生命化了的儒学。

湘学是儒学中最有历史影响,影响力最大的宗派。不通湘学,就不能理解儒学的全部,通了湘学,对儒学的理解就会更全面、更深入。

[王立新第一本关于湖湘学派的著作《胡宏》,1996年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图为岳麓书社版本。 ]

记者:您在山东就已经发表了大量关于湖湘学派的论文与著作,是在怎样的境地下,您决定来到湘潭继续研究湖湘文化?

王立新:

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湘潭碧泉开设书院。《胡宏》这本书出版后,我决定顺藤摸瓜,到胡宏从事学术活动的湖南来看一看。因为实地访问,才能真正感受到湖南民风,看看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怎么诞生的?(当然,这也有湖南衡阳人王船山的影响在内。)

1997年初,我调到湘潭大学任教。现在很多人给我戴这样一个帽子,认为我是研究湘学的,其实我不是的。因为如果是这样,我老家在黑龙江,我读书在山东,那我为什么不研究黑龙江和山东呢?

胡宏的父亲胡安国,他的弟弟胡寅等,都是研究湖湘学派的重要人物。我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某种地域文化而来到湘潭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某个最光辉闪亮的思想,在这个地域产生。

可以说,是湘学中深重的思想内涵(胡宏、王船山等人的思想),太有思想和感召力,感召我来到了湖南,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儒学。这种深刻的思想,坚定了我当时来湘潭的决心。同时,因为地域原因,我把研究视野放在湖南这一范畴之内。

记者:您研究湖湘文化几十载,在这一领域辛苦耕耘。目前关于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化的研究很多,请问您觉得如何把握湖湘文化与湖湘学派研究的关键?

王立新:

研究湖湘文化,应当厘清三个概念:即,核心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化、湖湘学派与湘学,以及湖南地域范围内,儒家理学与湖南人才群体之间的关系。
 
[随后出版的《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天地大儒王船山》《理学开山周敦颐》等著作。]

记者:请问湖湘文化的精髓对您自身有何影响?在湖湘文化这一块,目前您已有哪些著作?对后人有怎样的现代启示意义呢?

王立新:

《胡宏》是我第一部关于湘学的著作,但并不是我最重要一本。目前最重要的一本书,是2014年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从胡文定到王船山——理学在湖南地区的奠立与开展》一书。这本书,全面总结了湖湘学派与王船山思想。

其他出版的书还有《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天地大儒王船山》《理学开山周敦颐》等,这些书各有特点。

这次我到北京和沈阳,主要是为了新书《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的签售。这本书是用“江南提学”的笔名写的。湖湘学派的开创者胡安国,当时便是湖南的第一任提学,那我便取名“江南提学”。

可以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研究湖南,不仅仅是为了湖南,是为了中国。研究古代,也不只是为了古代,也是为了当代。通过研究这些思想,来分析其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立新的新书《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在深圳大学授课,专门讲授胡安国儿子胡宏的著作《知言》,请问学生反响如何?您如何评价《知言》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

王立新:

    给研究生开设解读胡宏著作《知言》这门课,是在大半年之前吧。我与学生一同读《知言》,采取的是读《四书五经》的形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每次读一小部分。读完后,由我来进行分析与讲解。

在读《知言》的过程中,胡宏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体察,这些往往让我十分感动。在不断细读、往返读的过程中,我的生命与思想家胡宏的生命相通起来。有一次,我甚至梦见自己请胡宏到家中喝酒。

我与思想家胡宏、王船山的关系,并不只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胡宏与王船山是老师,我是学生,彼此之间,是通命的。
 


记者:
您是哪一年 “南漂”到湘潭的?湘潭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立新教授:

1997年初来到湖南,在这生活了八年半。

我一直关心隐山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曾十七次下隐山,一方面是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并感受隐山的民风,同时引导研究生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在湖南生活八年半,我得地利之便,住在隐山脚下的农民家里。隐山脚下有胡安国、胡宏父子的墓,也有碧泉书院遗址,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

湘潭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也把自己相当一部分感情留给了湘潭。湘潭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民风踏实、淳朴,令人怀念。
 
人物简介:

王立新(1962--),男,黑龙江省青冈县人,生于吉林省通榆县。曾在东北林业大学、湘潭大学任教。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山东大学兼职教授等。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在宋明理学、湖湘文化的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手记一种:    

北京某宾馆的过道上,深圳大学王立新教授,电话讲述自己与湘学、湘潭结缘的经历。

电话另一头,提子拿着两部手机:一部通电话,开着扬声器,另一部手机开启录音功能。为了不影响同事,找个清静的地方,她选了楼梯间。半跪在台阶上,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

提子珍惜这次采访机会。

“你可以采访下王立新教授,他的视角更开阔。而且,他是专程为了研究湖湘学派来到湘潭的。”早几周的采访中,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老师对提子说。上周四,与排头乡关注文史的谢赞坚在隐山的丛林中穿行时,他也提到王立新教授,话语中充满敬佩之情。

提子于是着手查阅资料,列访谈提纲。到了周四,提纲成形,却发现提供的电话号码不通。

倒也不是不通。电话是通的,一个男的接的。话语并不耐烦。提子说明来意,他让加微信。但微信显示是个女的,一加,果然错了。再打电话,女的接,再打,还是如此。号码错了。

在这之前一整天,她托无数朋友找寻王立新教授的电话,但都毫无音讯。她辗转打深圳大学的电话,没有联系上。再让朋友帮忙,一个两个三个。

到了下午五点,一个哲学系老师给了王教授的电话。另一个在出版社的师妹,也同样给了号码。于是便有了这次采访。

临近交稿,提子决定在正稿之外,写一篇人物专访。又通电话,王教授在高铁上,去往沈阳。

在采访中,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撇开那些奇葩得让你无语的人,总有一些人,因为其内在的精神坚守,让你感动。

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有平民百姓,有政府官员,也有商贾小贩。揭掉身份的标签,他们因执着于所做的事,身上散发出一种光芒来。这样的人,更纯粹。没有那么多七七八八,尔虞我诈,虚与委蛇。在待人处世中,他们的性情与修为,也悄然呈现。

不让奇葩影响心情,尽心做事,珍惜每一次采访机会。

2016年8月15日于莲城


    关注 莲城隐晖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