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寻湖湘源(三)从湘潭碧泉走向长沙——寻访湖湘学派发展的思想轨迹

 

湖湘学派如何在湘潭碧泉书院创建?胡安国父子及张栻等人,又是如何将湖湘学派的精髓带到长沙的岳麓书院,并发扬光大的呢?...





胡安国(1074-1138)    (张作奇 提供)

“湘学中深重的思想内涵——伟大的思想家胡宏、王船山的精神与思想,感召我来到了湘潭。”8月12日,正在北京签售新书的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新,在电话那头这样论及最初湖湘学派对他的吸引力。

1993年,当时在东北林业大学任教的王立新,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台湾的思想家韦政通先生,正在编一套世界哲学家丛书,便毛遂自荐,想来写关于胡宏的这本书。这后来促成了他第一本关于湖湘学的专著《胡宏》的面世。

倾心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研究的他,毅然决定从北方来到湖南湘潭,潜心钻研湖湘学派的思想。来到湘潭后,他曾十七次来到隐山,住在当地农民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

究竟湖湘学派有怎样的思想魅力,让一个学者,不远千里来到湖南,只为更好地研究中国传统儒学中极为光辉的部分——湖湘学派的思想?

这一期,我们将以湖湘学派发展的历史与思想脉络为主线,讲述湖湘学派是如何在湘潭碧泉书院创建,胡安国父子及张栻等人,又是如何将湖湘学派的精髓带到长沙的岳麓书院,并发扬光大的。

碧泉书院效果图。张作奇 制作。
发端:湖湘学派在碧泉书院

关于湖湘学派,无法避开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周敦颐。

“宋明理学在北宋初年创立,开山鼻祖是湖南道州人周敦颐。他将宋代的理学思想引入湖南境地,湖南核心文化湖湘学派,于此时开始形成。”康咏秋在《湘潭文化史话》中记载。

周敦颐便是写下《爱莲说》,给莲花寓以“君子冰清玉洁”之意的理学家、文学家。在湘潭县排头乡黄荆坪,曾有濂溪祠。黄荆坪中心小学内,还存有周氏祠堂。濂溪祠与周氏祠堂,均为龙山周氏后人为纪念周敦颐所建。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学说,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后,至此进入宋明理学的阶段。“宋代以后,宋史儒学是真正的行为规范。”王立新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思想史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少年时曾以周敦颐为师的程颐、程颢,进一步发展理学。后来,理学又传回湖南,传承者便是程氏私塾弟子胡安国。

机缘巧合,南宋绍兴之初,理学家、大学士胡安国父子为避战乱南下,受学生黎明、杨训之邀,到碧泉讲学,创办碧泉书堂。这期间,胡安国一边注《春秋》,一边结庐讲学,一时间群贤毕至。他的《春秋传》,后来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胡安国撰 奎壁春秋三十卷,清光绪年间刻本。(张作奇 提供)

南宋绍兴八年,胡安国去世。他的儿子胡宏,扩建碧泉学堂,并改名为碧泉书院,同时作《碧泉书院上梁文》以纪其事。

绍兴十一(1141)年,胡宏有感于“人希探本”而创立了他的性本论儒学观,在碧泉潭上建立了有本亭。在如今的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可以看见碧泉潭上重修的有本亭,刻有《有本亭记》。“苍然群木之下,翠绿澄静,藻荇交映,俗以其色故号‘碧泉’。”



前排左为胡宁,右为胡宏。后排左为胡寅,中为胡安国,右为胡宪。(载清·董天工《武夷山志》)       (张作奇 提供)

有本亭建后不久,胡宏又在碧泉潭畔的山上建造五峰亭。胡宏精心整理碧泉,遍栽花木,传道授业,为学子提供了一个静谧的读书场所,培养出一批湖湘学派传人。

“碧泉书院产生了胡安国、胡宏等思想家,也产生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哲学著作《知言》。”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称,这是湘潭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整本的著作。

“胡宏所创的‘性本论’,是与朱熹‘理本论’、陆象山‘心本论’并驾齐驱的理学理论,也可以叫作儒学发展的新进路,对晚明王船山影响极大,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家之一。”王立新教授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对湖湘学派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的第一本关注湖湘学派的著作《胡宏》,使他从研究宋史儒学的大范畴中,潜心来到湘潭研究。目前,在深圳大学任教的王立新教授,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讲授胡安国儿子胡宏的著作《知言》。



胡安国塑像,位于湘潭县易俗河。(张作奇 摄)

胡安国、胡宏父子在碧泉书院辛勤耕耘,当时不少苦心求学的士子聚集在碧泉。比较著名的有谭知礼、韩璜、李椿、黎明、杨训、彪居正等。“吾不得圣人之道,终生不归。”他们中有人称。

这当中,张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栻是南宋宰相、抗金名将张浚之子,是胡宏的私塾弟子。他在碧泉书院读书期间,曾命其书斋为“南轩”,因而日后自号“南轩”。

“胡安国、胡宏、张栻等在研究、传授‘二程’(程颐、程颢)学说的基础上,开创了理学新派湖湘学派,湘潭碧泉书院遂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而闻名遐迩。”谭长富、康咏秋在《隐山的湖湘学派三大遗址》中这样论述。

岳麓书院。
成熟:岳麓书院是碧泉书院的转移、延续和发展

湖湘学派从湘潭碧泉书院发源,到长沙岳麓书院趋于成熟。胡安国父子及张栻,是如何将湖湘学派的精髓带到长沙的岳麓书院,并发扬光大呢?

在这里产生,便必然会流传、传承。湖湘学派的诞生,是成为开哲学学派的重要标志。胡宏去世后,随着湖湘学子的群体北迁到长沙岳麓书院。湖湘学派的思想,由此得以传承。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岳麓书院重修,聘请胡宏的两大弟子张栻、彪居正主持学政。从此,湖湘学派教育基地开始正式从湘潭转移到了长沙。碧泉书院渐趋冷寂,一时间,“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的景象。之后,书院数次毁修。

张栻(1133-1180) (张作奇 提供)
作为宋代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在串起碧泉书院与岳麓书院的路上,功不可没。他的“性之天下之大本”“天下之所以立”等观点,都是性本论思想。他进一步指出教育与学习的神圣使命,即,使人的内心本性充分发挥出来,“知性”“复性”,以达到“修身”“成人”“统役万物”的目的。

到了长沙岳麓书院后,张栻将碧泉书院注重修身、经世致用,以及致知力行、论辩式教学等教风、学风承继下来,在岳麓书院发扬光大。发端于碧泉书院的湖湘学,于是盛行于岳麓书院,且规模更大。从湘潭黄荆坪的碧泉潭,走向地处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沙,岳麓书院的影响力更大,湖湘学由此得以更高层次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如果说胡氏父子是湖湘学的创始人,那么张栻则是湖湘学的集大成者,不愧为宋史上与朱熹、吕祖谦齐名的‘东南三贤’。”

张栻还广泛与外界接触,他与朱熹的交往,后人们津津乐道。如今在长沙湘江畔的朱张渡,留下了当年朱熹与张栻交往的痕迹。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造访张栻。朱熹在长沙停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

“朱晦庵(朱熹)闻南轩(张栻)得胡氏之学,如长沙焉,手书‘忠孝廉节’字于堂。”清代《善化县志》曾记载。同样的记载,在《岳麓书院志》《长沙县志》可见。理学家朱熹站在张栻的肩膀上,成为理学的另一派。

    长沙的朱张渡“文津”牌楼。(张作奇 摄)
湖湘学派与“经世致用”

湖湘学派当时称天下最盛,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改变湖南地区的庸陋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历史作用。

湖湘学派在岳麓书院出现前,荆楚地区由来已久的崇鬼、不敬、闭锢、无学等陋习,十分明显。湖湘学派涌现后,这些陋习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岳麓书院虽有千年历史,在湖湘学派到来之前,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儒学教育基地而已,只是讲解一些儒家经典,是汉儒式的,只在词章句读之间。”王立新称,湖湘学派的学者们到来后,岳麓书院的教风大为改变。

从此,心性哲学成为湖湘学子的主要研究内容,经世致用开始成为他们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对内强调个人身心修养,对外讲究报效国家民族的优良风气,蔚然兴起于三湘四水之间。

“岳麓书院事实上已成为湖湘学派思想精神的具体体现者。她是碧泉书院的转移、延续和发展。”王立新称,这种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的结合,经过历时的沉淀,成为湖湘地区人才的最显著特征。


    关注 莲城隐晖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