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流感」还是「手足口病」?传染性好强,流行的好快,有点邪恶……

 

疱疹性咽峡炎遍及世界各地,或散发,或流行,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有点邪恶……到底疱疹性咽峡炎是上感还是手足口病?...





废话就不多说了,汗哥这里尽是干货!

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这个应该已不陌生了吧?

  • 口腔粘膜有疱疹;
  • 手、足和臀部有斑丘疹、疱疹。
就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

  • 这些疱疹最具特征性的是,疱疹周围会有一圈红晕,疱内没什么液体;
  • 此时,宝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胃口变差、各种不舒服等一些“感冒”的症状。


那单单只有这个呢?
〈看不懂?没关系!诊断的事情建议交给医生来完成!


  • 图中圈圈内的是疱疹/溃疡。这些疱疹可出现在两颊部、硬腭、咽后壁、舌头、唇齿侧,偶尔还会出现在软腭、牙龈、扁桃体上。
  • 疱疹刚开始的时候多是小小的,粟米样灰白色斑丘疹或水疱,水疱周围会有一圈红晕,水疱破溃就成为溃疡——会引起疼痛、流口水……
没错,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曾一度占尽了风头的,还略显邪恶的家伙!

为什么说是略显邪恶?

  • 国内医学教材中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感染所致,常发于春夏季节。
  • 多突然出现发烧、喉咙痛/咽痛(可能会满嘴痛)、流口水、厌食(因为太痛了)、呕吐等。
  • 一般来说,在一周左右不经治疗也会自己痊愈——会自愈啊,不邪恶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疱疹性咽峡炎的肇事者并非只有柯萨奇病毒A组(1~10、12、16、22型,其中A16也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可能还有B组1~5型(相对少见)和埃可病毒3、6、9、16、17、25、30型参与其中。台湾的研究还发现重症手足口病的元凶EV71也可能参与了其中(约10%儿童发生症状性EV71感染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下图表中红色框内的即均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


也就是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也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只是手、足、臀部等处没有出现皮疹而已)——邪恶吧?

到底有多邪恶?
  •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危人群主要是1~7岁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携带有相关病毒就可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亦可因间接经手、衣物、玩具等传播,流行很快,可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中造成流行。
  • 同一个人可以得很多次疱疹性咽峡炎,因为不同型的肠道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每一次不同型的可致病肠道病毒感染后均可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
  • 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约为2~4天,常突起发烧(热度高低不一,最高可达40℃以上,反复发烧可能会持续2~4天),甚至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
  •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喉咙痛,或甚满嘴疼痛而引起食欲下降,怕进食或直接拒食——小家伙不吃东西是让长辈们最心疼的事情之一。
  • 表达能力好点的孩子可能会自诉有头痛、腹痛或肌肉痛,也可能会伴有呕吐。
  • EV71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这才是最邪恶之处!


真这么邪恶?好吧,其实也没那么邪恶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还是蛮好的,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说,一般4~6天自己就好了,会拖到2周才好的也寥寥无几,除非是少数EV71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为数不多)。

而且,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也没什么并发症,即使并发腮腺炎的也是偶然事件。

所以,别怕,别怕,继续往下看吧,看完再说……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到底什么关系?部分手足口病可能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至始至终就是没有出现皮疹。

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卫生部的指南也说了,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也就是说,没有出现皮疹,那么还是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发现皮疹了,那就诊断为“手足口病”了。

其实,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也好,诊断为“手足口病”也罢,处理都是一样一样的

——都可以按手足口病来对待处理!

重要
最最重要的,是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注:下文中的『宝宝』指的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宝宝,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及时就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及早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

  • 持续高烧: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烧效果不佳,或高烧持续超过48小时;
  • 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头痛、易惊、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肢体抖动或肌阵挛(通常出现刚入睡时)、颈项强直、“眼球震颤”( 眼球不停颤动)、急性手脚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如安静状态下(体温正常时)5岁以上儿童>30次/分钟、1岁~5岁>40次/分钟、2月~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有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困难,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等;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值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再三提醒!



如果宝宝符合上述特点(出现危重信号时),尤其是3岁以下,在发病的5天之内,持续高烧不退、精神差、频繁呕吐的,一定要拉响警钟,及时就诊,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最关键的是观测宝宝的精神状态,也要注意特别留意有没有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情况等情况,一旦发现有病情加重或恶化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以上可以做得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谈居家治疗的问题了,因为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是没有危重信号的,可以居家治疗!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该怎么办?

以下内容,即使宝宝是需要或已经住院了,也值得看看,大家都需要保护好自己,大人也是会得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的,虽然几率比较小!

1、注意隔离

  • 宝宝应呆在家里,尽量不要外出,避免与没有生病的宝宝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一周(一般来说,总共就是隔离2周的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P.S. 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 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宝宝继发感染;
  • 除了生病的宝宝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大人可能会成这些病毒的传播工具。
2、观察病情

  • 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注意有无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没。特别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和皮疹等情况,具体请参照前面的『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部分。
  •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 口腔内的疱疹,是会很痛的,甚至是会“满嘴痛”的,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 小婴儿可以食用温凉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等。
  • 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
  •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4、注意消毒

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怎么消毒是有讲究的,可有效消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如可浸泡且耐高温的物品如奶瓶、碗筷等餐具可以用水煮沸消毒;
  • 如不能用来煮的,但可以耐高温且可浸泡的,可用热水浸泡,注意,水温要求维持56℃以上,浸泡至少30分钟;
  • 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地板、玩具、家具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氯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应注意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或高锰酸钾等浸泡,消毒后可用清水再擦洗或浸泡后晾干;
  •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 卫生间马桶等用具可用漂白粉等来消毒;
  •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宝宝前后、给宝宝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要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5、药物治疗

  •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可用于治疗,有自愈性,也可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有什么症状解决什么症状即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让宝宝舒服点,尽早康复。
  • 婴幼儿发烧时,切忌捂热(捂汗)——不可包裹过多过紧,以免影响散热,甚至发生捂热综合征。
  • 如孩子发烧并有不适感或口腔疼痛又想进食前半小时左右可考虑服用退烧药(宜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如果真要再吃点什么药,那么可以适当吃些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


6、关于预防

  • 预防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与手足口病的一摸一样,尤其是勤洗手,正确的洗手。
  • 目前已经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了,这将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 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每次每人用剂量为0.5ml,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接种。


总  结  一  下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可视为一种『流感』(但不是流感病毒所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感),也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虽然是有那么点邪恶,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是会顺利康复的。




本文第一版本曾发于『丁香云医疗』微信公众号,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本文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第二版,如日后有更新或更改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关注 无涯之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