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阅读】陈皮——苦尽甘来(上)

 

今日香料——陈皮陈皮是由柑橘类果实的果皮干燥而成。是中国特有的香料和传统药材,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橙皮甙、川陈...



今日香料——陈皮

陈皮是由柑橘类果实的果皮干燥而成。是中国特有的香料和传统药材,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橙皮甙、川陈皮素等,有强烈的芳香气。

陈皮手绘图


中国是柑橘类物种的原产地,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据古籍《禹贡》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柑已列为贡税之物。
古籍《禹贡》


除柑和橘外,同科属的还有柚、橙及橼等品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外皮含芳香脂腺、下方富含果胶,皮内呈海绵状的白色软皮,果肉为瓣形。而其中柑与橘的形状、大小及味道最为接近。柑皮比橘皮稍厚颜色稍黄,纹理稍粗且味不苦。柑的果皮较厚,易剥离,因此柑最适合做陈皮。但柑类品种繁多,加之地域差异等因素,柑皮的品性有好坏差劣之别。因此并非所有“柑”皮都能成为陈皮。
不同品种的柑橘


制作陈皮最好的品种尤以广东新会所产的茶枝柑为上品,茶枝柑俗称大红柑,也称新会柑,果实扁圆,油身富有光泽,果肉汁多,果皮香郁。新会人在陈皮制作上形成的一套特有技艺,茶枝柑成熟时,开皮时讲究刀法,剥取果皮翻出橘白,阴干或晒干。果皮要随着岁月的洗礼,皮中所含的水分、糖分及类柠檬苦素在空气中慢慢散发,而角质层内的芳香油孢逐渐活跃,油脂的萜稀类物质及抗氧化性酚类物质不断地累积产成独特的芳香。所以陈化三年以上才算真正的陈皮,而不足三年的则称果皮或柑皮。
新会大红柑


新会陈皮有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始于南宋年间黄姓家族的黄广汉所创,其夫人米氏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因巧用陈皮治愈了当时国母杨太后的乳疾,被御封为“广陈皮”(繁体字中“廣”是由“广”字头加“黄”字组成,喻意广东黄氏)。杨太后还对广陈皮的功效和黄夫人的医术大嘉赞赏,奏请宋理宗皇帝封米氏为邦显夫人。黄姓族谱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敇封邦显”。 以后黄氏世代传承,种柑取皮,以此为业。并诫子孙:不为良臣,当事良药。“广陈皮”也从此享有盛名,为历代名医药家推崇和使用。至明清时已蜚声遐迩,被列为“贡品”。
陈皮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


《本草纲目》就曾记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中医手册》也称:“橘皮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中文别名:广陈皮、新会皮、红皮、头红、贵老、橘皮、柑皮
优质的陈皮越陈越香,清朝刘若金在《本草述》记载:“真广陈皮,猪骔纹,香气异常”。不仅是“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同时也是南北贸易著名的“广货”之一。 陈化的时间越久,其价值也越高,因此也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百年陈皮胜黄金”、“一两陈皮,一两金”等说法。

每年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去果皮,掰成3瓣,每瓣近圆形,在果柄处相连。白色的内层向外反卷,自然阴干或晒干
据说新会陈皮离开岭南,运往北方各地,其味更为芳香。广东为侨乡,华侨回乡时一定会带些新会陈皮以解乡愁。在海外游子心中,陈皮就是牵挂、眷恋、祝福和平安。

柑橘类植物在19世纪才被引进欧洲,其英文Mandarin也有满清官吏的含义
徐龙
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中国烹饪大师、
世界御厨协会会员(Club des chefs des chefs)
在32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关于香料的资料。
“舌尖上的博物阅读”
每周一香料的图文来徐龙老师。

定期由徐龙老师做有趣的、好吃的分享;
打开你的感官与想像,认识博物学
【舌尖上的阅读】砂仁——阳春三月(上)
香料|帝师之尊——甘草(下)
【舌尖上的阅读】帝师之尊--甘草(上)
【舌尖上的阅读】小时候吃的酸角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罗望子(上)
【舌尖上的阅读】将错就错-辣椒(上)
【舌尖上的阅读】香料之王-胡椒(下)
【舌尖上的阅读】将错就错-辣椒(下)
【舌尖上的阅读】最高荣誉-月桂叶(上)
【舌尖上的阅读】西红花(上)
【舌尖上的阅读】西红花(下)
【舌尖上的阅读】国旗上的香料——肉豆蔻(Nutmeg)(上)
【舌尖上的阅读】国旗上的香料——肉豆蔻(Nutmeg)(下)
【舌尖上的阅读】姜黄(上)
【舌尖上的阅读】姜黄(下)
可直接点击以上文字链接进入往期详细介绍
更多信息请关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博物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