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自我的觉醒让激励更有效——变革管理中,呼唤主观能动性的觉醒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变的“组织与人”这个企业管理的基本命题,其芯——组织与人的关系,亦在发展变化中找寻...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变的“组织与人”这个企业管理的基本命题,其芯——组织与人的关系,亦在发展变化中找寻平衡。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通过企业的机制制度的科学、规范、健全甚至推翻重建等,去要求人、唤醒人、塑造人,让人在既定规则里游戏,这是一种推力、牵引力或者说是强迫力,由外而内的对个体发挥作用。一如取经团队这个组织,我们重视的是如何让“金箍”的完美,而使个体的完美。但另一种力量亦不容忽视——个体自我的觉醒,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个体自内而外发生改变。

然重视完美的“金箍” 与个体自我的觉醒,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为工作而工作,再好的激励无用。

马斯洛理论中,人的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工作的认识和定义,限于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交换行为。这从本质上决定,在工作的时间通过个体的时间、劳动等付出,换得满足生理需求的财物,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行为。这就不难理解我们对于加班等任何一种需要额外付出的行为的时候,满嘴牢骚和抱怨了。

为工作而工作,其根源于“打工心态”——抱着一种为了生存,不得不到企业里,付出自我的时间、劳动,换得生存的财物来源的打工心态。这会造成两种常见的职场现象:一是无责任,不担当,工作结果好坏与我无关,大不了再换一家;二是皆是众人错,唯我独对。只要工作出了问题,皆归因于公司制度不好、领导无能、同事无力,与自己无关。

组织中自我的觉醒,需要心态的根本转变——打工心态变为为自己工作。这本质上是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的。如果个体付出的时间、劳动等宝贵的东西换得仅仅是生存的财物,这最初的等价则无法改变上升至个体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自我的觉醒,心态的改变,伟大总开始于心灵的蜕变。

组织是个人的一种延伸。

人在组织中,是受控者,是合作者,是组织的一种延伸。这是人与组织关系的新的定义。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个体受控于组织,是组织的附属品,组织的价值决定个人的价值

这从过去人们“你是哪个单位的”、“你在哪个单位上班”之类的口头禅可以看出。

摆脱被约束、被管控的组织“受害者心态”,正确认识在组织中个体的“主人翁”姿态,摒弃抱怨和指责,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使组织利益最大化目标达成。

重新认识组织与人的关系,予以人尊重,唤醒人的自我觉醒,当认识到组织不仅仅是一种赢利手段,企业组织存在的意义是聚合人并创造价值的时候,组织就是个人的一种延伸。

个人与组织,价值贡献中的互相成就。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金字塔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离不开组织搭建的平台。努力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的高度负责精神的背后,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断追求。

从安身立命,获得尊重,到个体人格和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个体和组织是一种相互合作、相互贡献、相互成就的关系。个人在组织的平台上放大价值,组织聚合个人价值而发展。

不论从我们的思想,还是从自身的行为,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个体觉醒”这个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强行在组织内推行一种价值观,用组织的文化,唤起个体的自觉觉醒,用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来鼓励、激励和支撑个体的觉醒行为。

回归管理的视觉,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改变不仅仅是字符的顺序,是内心自我的觉醒,是思想的一种升华。意识到了快乐的工作和工作带给我快乐的时候,管理中激励的触角则会伸向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体思想的升华。


    关注 河北太行钢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