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傅”到“老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老师傅”的内训师之路...





本期导读:

一线技能岗位上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每次抢险救急都冲在第一线,他们往往是业务骨干或者班组长,在员工中威望颇高,受到员工的尊重,大家都称他们为“老师傅”。

但“老师傅”普遍低调务实,会做不会说,我们要如何去萃取他们宝贵的经验,又如何引导他们走上讲台,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员工呢?

  •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
  • 转变思路,让老师傅们“动起来”
  • 事不宜迟,维系老师傅们的热情
  • 乘胜追击,攻克最后“关卡”
本文是2020年6月推送的第10篇干货,计3565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陈威 《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我在一家有着超过40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国有企业从事培训工作,公司一线技能岗位员工普遍存在着老龄化较严重的现象。随着老员工陆续退休,技能队伍里一下子补上了一批90后、甚至95后员工,青黄不接的现状,给技能人才梯队的建设工作带来的很大障碍。

对此,公司决定开展技能比武,以赛代练,选拔、培养一批技能储备人才,同时对技能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技能水平摸底盘查。

首次技能比武项目就锁定了设备的规范化拆装及调试,以此检验技能人员的动手能力。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实操项目,为了让技能人员在赛前能更好的准备,掌握设备规范化拆装及调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内训课程开发被提上日程,一场“老师傅”的内训师之旅缓缓拉开了序幕。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


没成想,在项目招募期,我们就遇到了窘境。

我们发布了招募内训课程开发成员及授课讲师的通知,给出了较为丰厚的激励方案,并在公司技能人员中进行了积极的造势和动员工作,本以为老师傅们会纷纷踊跃报名,可等来的结果却是无人问津的尴尬。

带着疑惑与不解,我们私下咨询了几位老师傅,了解了他们的顾虑——

平时都在外面跑,只会做,不会说;

听说要给很多人上课,一上要上半天、一天,觉得根本讲不了这么多;

不太会用电脑,PPT也不太会操作,自己学历低,文绉绉的东西根本也弄不来……
转变思路,让老师傅们“动起来”


得知了老师傅们的顾虑后,我们开始转变思路,先让他们“动起来”。

我们在企业技能人员中发布了主题为“您心目中最佳的设备拆装及调试演示人员”的投票活动,推选出的员工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师傅们。给他们颁发荣誉奖状的同时,我们告知他们是众望所归的实操标准化演示人员,希望他们通过手机录一段完整的设备拆装和调试视频给其他员工作为参考。

一说起动手,老师傅们毫不含糊,纷纷开始摩拳擦掌,认真录制起演示视频。

“视频复盘”,让他们打开话匣子

收集齐了各位老师傅的操作演示视频后,我们邀请他们参加了一场隆重的“视频复盘”。

各位老师傅的演示视频被放入九宫格,在大屏幕上同步播放。在视频播放前,我们给他们发了纸和笔,并说明在观看过程中要去观察各位师傅操作流程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要通过对比其他老师傅的演示视频,找出比自己更好的操作手法,以及不规范的操作细节。

各大高手同步视频一播放,老师傅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有的发现了一些不经意间的错误操作手法,纷纷开始记笔记,尤其是看到自己犯的错误细节时,直拍大腿,懊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察觉;

有的发现了其他老师傅的一些巧妙的操作技巧,不禁拍手叫绝;

有的在不同的操作步骤规范性问题上展开了激烈地争论……

趁热打铁,引导式提问萃取实操经验

“视频复盘”一结束,我们先向老师傅们询问了整个实操流程中各位操作师傅在操作顺序上差异,对于差异部分,现场展开讨论,哪种是不规范的,或者哪种是更科学有效的,各个差异点逐一讨论,最终统一意见,形成标准化实操流程。

然后,我们现场设计《实操经验萃取表》,让他们把刚刚观看视频时记录的情况对号入座填入表中,进行第二次“视频复盘”。
实操经验萃取表


我们按照讨论出来的标准化实操流程播放,每播放一个步骤,暂停一下,按照设计的表格,逐一询问各位老师傅该步骤要注意什么,视频中哪位老师傅有错误的操作细节、值得推广的操作技巧,该步骤涉及的工具和方法是否需要单独展开一些知识点,视频拍摄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经过这一轮的集思广益,最终老师傅们的实操经验技巧一点一点地被萃取出来,表格被填的满满当当。
事不宜迟,维系老师傅们的热情


通过两轮“视频复盘”,我们获得了一张实操经验萃取表,它不仅确定了实操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对于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操作要点、拍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备注说明,这简直就是一本“演员剧本”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剧本,重新录制视频。我们让老师傅们在录制的实操演示视频中评选出一位操作水平最高的员工,作为“主演”,其他人自动成为“技术指导”,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再录视频,引入“小白鼠”测评环节

为了让这次的视频录制能更好地被青年员工接受,我们引入了“小白鼠”测评环节——几个刚入职不久,几乎没有过任何设备拆装及调试经历的新员工,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发现更多需要被开发的内训内容。

果然,在现场实操演示录制的过程中,“小白鼠”们频频提问,一些被老师傅们认为简单而可以忽略的“小问题”,在“小白鼠”们眼里都却是一个个拦路虎。

他们模仿老师傅的操作手法试着进行拆装、调试,由于对工具和设备的不熟悉,各种状况百出,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傅们纷纷手把手耐心地指导起来,在他们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细化了实操经验萃取表。

依样画瓢,老师傅开启PPT学习之旅

通过重录视频,我们收获了一个更加细化的标准化实操演示视频,更重要的是PPT脚本也随着实操经验萃取表的完善而基本定型,接下去老师傅们就要开启PPT学习之旅了。

由于老师傅们都不太会用电脑,这时候“小白鼠”就开始发挥起了作用,摇身一变,角色转换之间,他们当起了老师,手把手教老师傅们用电脑,尝试制作PPT课件。

考虑到老师傅们PPT水平几乎为零的现状,我们统一准备了带有公司水印的标准化PPT模板,PPT课件脚本按照实操经验萃取表实操步骤逐一进行编辑,对于简单的操作步骤我们讨论后整合放到一张PPT页面,对于复杂的操作步骤单独放到一张PPT上,并在后面增加相关设备及工具知识介绍PPT页面。

按照这个逻辑,大家讨论确定了每页PPT需要编辑的脚本内容。我们对前面几个步骤的PPT页面进行示范性编辑,在PPT上将步骤名称、动作要点、不规范操作情形说明以及该步骤的视频演示超链进行示范性布局。

然后,各位老师傅在“小白鼠”的指导下依样画葫芦,完成后面所有步骤的PPT页面编辑。

最后,各位老师傅轮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大家一起逐一点评修改、定稿。

就这样,老师傅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PPT培训课件。
乘胜追击,攻克最后关卡


完成了PPT培训课件,摆在老师傅们面前最后“关卡”就是授课。

内部试讲,把学员手册当备忘录

到了要说的时候,老师傅又开始紧张起来。

示范性的PPT页面布局都是将一些操作要点关键词布局在PPT上,因此老师傅最终依样画瓢的PPT课件页面也都是以这种形式呈现。这样的布局让PPT内容更加突出重点,却让他们想照着PPT读的想法落空了。

虽然这些内容是老师傅们一起讨论提炼出来的,但是站到台上,他们难免紧张,于是就出现了频频说漏很多要点的状况。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引导老师傅们以我们细化完善后的实操经验萃取表为依据,结合各自PPT讲授思路,制作一本学员手册。

一是作为老师傅们授课时的备忘录,在授课的时候放在边上,防止讲授时有所遗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让学员在课后也能一边观看实操演示视频一边结合学员手册中的要点进行反复学习。

熟能生巧,小班化授课实现双赢

为了让老师傅们获得更多讲授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学员们能更好地近距离和老师傅交流学习,我们决定采用小班化的教学,人数少场次多,每次授课都让老师傅与学员们坐在一起,采用圆桌讨论模式,制造轻松交流学习氛围。

第一次授课,老师傅还有点紧张放不开,时不时看备忘录,但到了答疑环节,面对学员们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老师傅仿佛找回了自信,各种耐心详细解答,十分投入其中。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发现其实操作上孰能生巧的道理,在讲课上也同样适用。备忘录已经不怎么需要了,很多学员关注的问题也被放入了PPT中,讲到兴起时,他们还会分享一些自己难忘的工作经历。

面对学员们专注投入的听课,他们开始享受授课这个过程,讲课的逻辑思路也是越来越清晰,很多内容也讲得越来越通俗易懂,学员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就这样,“老师傅”的内训师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你学会了吗?

我就不信了,有了这个工具包,你还设计不好培训项目?(文末有彩蛋)

培训有效果吗?9个方法助你把“吗”字去掉!

来不及取标题了,老板叫我去摆“解压杂货摊”!


    关注 培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