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场轮回,还是一道射线映入永恒?

 

物化生命观亟需一场回归...

 
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维基百科的解释是:文化是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灵魂的培养”,由此衍生为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环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环境及经济生产方式中的人,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非常感谢维基百科从文词发源的起端给予我们可以追索到其意义根源的解释,透过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文化是与人的灵魂有着极其紧密联系的社会现象,它首先与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有关,是透过社会实践在群体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观念和意识。

灵魂作为生命的要素,也是自古以来沉淀在文化最深层的重大问题。灵魂的存在与否和灵魂的最终去向与归属,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注入了最基本的生命概念,并奠基着不同文化的特质。

纵观世界各文化类别,对于灵魂与生命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的认识,即循环生命观、线段式生命观与射线式生命观。这三种不同的生命观,决定了一个民族或文化对生命的认识,并决定了人们的生命形态和表现方式,进而孕育出完全不同的文化。
循环生命观:罪孽有轻重,人命有高下
循环生命观相信人的生命是周而复始的,正如每天的日升日落,一年四季的无限循环,生命也会与世界存在的所有循环渐进的规律一样,更叠不止。

具体而言,持这种观念的人相信灵魂是人生命的主体,身体只是灵魂的载体;身体会因肉体的衰弱而腐朽,但灵魂不会衰老而腐朽。随着肉体的死亡,灵魂会离开身体继续其另一阶段的生命里程,正如印度婆罗门教的信众所相信的,人死了之后,灵魂会离开身体随着男女性关系的建立,投胎到另外一个母亲的载体之中,成为另一个生命。生命出了母胎之后,虽然得以以另一个身体面貌和名份立足于社会,但生命的实体灵魂,还是过去那个灵魂,是不会改变的。

在印度文化与信仰中,他们不仅坚信轮回的存在,并且还会搜集相关的事例,如有些转世的灵魂还存留着上一个生命的记忆,以证明轮回的存在。这就是以印度各种宗教为代表的循环生命观,生命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生生不息。

在这种认知中,因为灵魂是生命的主体,所以,虽然在不同的身体中得到更新,但依然承载着过去世世代代生命的体验和罪的觉悟,这罪的负担,在印度教被称为“业",在轮回的循环中成为其决定下一个生命状态的关键力量,即罪孽深重的,在下一个轮回中可能成为低级的人或低级的动物,而罪孽轻微的,在下一个轮回中可能成为高级的人,甚至于成为天神。

理论化的轮回生命观与宗教发起于印度,成为印度婆罗门信仰的一个重要内容;佛教的鼻祖释迦牟尼在这样的生命观中成长,后来随着他倡导的佛教信仰传递到东土中国,后由中国传播到亚洲各国,凡是被佛教影响的国家都接纳并保留着这样的循环生命意识。
《圣经·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线段式生命观:今生有酒今朝醉


线段式生命观把人的理性能够认知的有限生命,确定在可以用肉体定位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即如长短不齐的不同线段,线段的长短代表着不同的生命寿数。

这种生命观以有限的理性认知为基础,在有限物质世界来定义人生;这不完全等于说,持这种生命观念的人就不相信人有灵魂,只是因为灵魂作为非实体的存在超越了理性的认识,所以,暂且置而不论,而是努力在可认知的范围之中,来思想生命,对生命负责。儒家思想,是这方面的典范。

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就相信以“天”为名的神的存在,他曾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是规划人命运的上帝,所以他说“五十而知天命” ;不仅如此,“天”还是有德行的上帝,因此他说“天生德于予”;更重要的,他还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与掌管者,于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是对上帝在无言的意志中创造与管理宇宙的的清楚表白。

虽然孔子如此肯定上帝即“天”的存在,但毕竟天是人不可全然认知的实体,所以,在理性的认知当中,他宁可与神保持一定的距离,存而不论;因此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而以教化可以认知的现世生命实体为己任,把自己的目光专注在可以改变的线段式有限人生,使得人通过教化和改造,死后或许能与天地日月齐辉,那只是儒家非常模糊的假设,实在超出了儒家的思想范围,所以,儒家宁可把理性的思维规范在可以认知的有限生命之中。

比儒家更加鲜明的线段人生态度的持有者,是标榜无神论观点的现代人。他们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全然否定灵魂的存在,把人生的价值全然定位在有限的人生之中,所以,他们比较重视现世的成就与建树,在乎“名”的价值,希望靠着成就和名望流芳百世。

具体到现实生活,他们比较重视金钱与物质利益,以今生今世的享乐为原则;他们也比较重视历史的记录与回顾历史,借以增强生命的存在感与价值感。现实成就与名望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正所谓人死如灯灭,所有关于灵魂意念和天国的盼望都是迷信并且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
《圣经·诗篇》说:“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
射线式生命观:每个生命都将投射进永恒
持射线式生命观的人相信,生命在神的创造之下,人的生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始。生命包括灵魂与肉体两个部分,灵魂是生命的实体。在神的创造中,肉体是用泥土所造,它来自于泥土,必将归于泥土;但灵魂是来自于神的,终必在神掌管之中回归属灵的世界,或者是因为自身的罪性和作为引导至永死,或者在神的恩典与怜悯之中走向永生。这是一个起始于创造及至于永远的生命轨迹,像一条射线一样从一原点开始向无限延伸。

射线性式生命观来自于犹太教信仰,并由犹太教信仰延续到其它相关信仰的共同认识。基于对全本新旧约圣经的敬畏与尊崇,唯基督教信仰比较完全地诠释了这种生命观念,我们就以基督教的信仰要义对该生命观的具体内容做以条理化的介绍。

1. 生命与历史的源头──神的创造

生命和人类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无神论认为,始初的动物因其适者生存的原则逐渐进化,最后成为有生命的人类,并以其在地球上活动而创造了人类社会与历史,该假设不仅在科学上缺乏足够依据,更使人类的存在与历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终极价值。

如果人类的生命和历史果真是通过偶然而来的,那也就没有任何争论的空间,人类也不得不接受生命并无任何终极意义的价值与可能。但人类生命存在超然性和宇宙万物的规律性,都在告诉人类一个在理性认知中完全可以明白并领受的一个事实:宇宙万物中的一切绝不是来自于偶然,必然来自于一个超然与生命与历史之上的存在者之智慧的创造与设计。

不仅如此,被称为特殊启示的圣经,是神藉着人的口和文字,以人能明白的方式向人类昭示了这一现实,人是被神创造的。人类历史是在神的导向之中发展与进行的,创造人类与宇宙万物的神是人类与宇宙万物的主宰。
《圣经·箴言》说:“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以知识使深渊裂开,使天空滴下甘露。” 


2. 人被造为至尊且人人平等

圣经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在创造之初都是神说有就有了,唯有人是被神特别精心设计与创造的。神先用泥土造出人的躯壳,然后把祂的灵通过人的鼻孔注入人的躯壳,使人成为了具有神的形像的活人。

这一创造的过程与实质说明,人的生命不仅超越世界一切的物质与动物走兽,每个人的生命中还拥有来自于创造主的形像与尊贵,这注入人生命内在的本质使得世上所有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并且也使得世界一切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与穷富贵贱,都彼此平等。

3. 人在自身的生命与历史进程中,对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着神的创造与管理,人类在自身的生命与历史之中,就不能完全自我掌控,而要在创造主面前开放,并在神的监护与管理之中不断跟进。也因为此,人在历史中的所作所为不但要对自身与历史负责,更要在永恒之中对上帝负有终极的生命责任,并体现与落实在道德与理性能力之中,最终必在上帝面对承担最终的公义审判。

4. 人以自己的罪性书写历史,并为人类历史划上句号

像一切事物有开始就有结束一样,历史也有其终结之日。如何结束?当人类因其罪恶满盈接受造物主审判之日,便是人类历史结束之时。

唯物论者曾嘲笑这种立论并视为奇谈,但科学所揭示的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所呈现出的各种危机,昭示了这一越来越接近的事实。人以其罪恶的生命与意念不仅得罪了神,并以唯一智慧的生命地位自居,妄自尊大,自我封神,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导致当今世界到处潜伏着生态、化学、粮食、战争等危机,人以自身的罪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参启示录六1-17)。

所有这一切都在应验着圣经的预言:人的罪性最终导致着神对人的最终审判,信靠神的进入天国,离弃与违背神的进入地狱,标志着人类历史的最后终结。

5. 生命的重生与历史的展望

人生命的未来没有办法依靠人的自我拯救,因为人的罪性只能使其在罪恶中走得离神越来越远,越来越败坏。人生命唯一的盼望只有依靠神在永恒中透过圣经带给人的真理与应许,即在“成为人的神”耶稣基督生命中的再造与更新;神也藉着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把其救恩落实到人类社会,使所有相信耶稣基督救恩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最终神的国必然从天降临,人类历史终将随着新天新地的到来而归于无有,唯有爱神并信靠神的人得到最终的拯救。
《圣经·启示录》说:“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
物化生命观亟需一场回归


在世界诸多文化中,这三种生命观基本涵盖了所有人对生命的认识。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但生命观不受民族与地域的约束,正如上文谈到的中国文化与循环生命观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所滋生的生命观是线段式的,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传,佛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融,这种线段式生命观也发生着各种变化。及至无神论思想藉着共产主义的理想风行中国,绝对的线段式生命观又取代了其它生命观,使人的生命全然物化,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当今之现实。

物化的生命观念必然最终物化人的思想与道德,使人的道德良知、理想与追求商品化、产业化,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与人心的腐败,这是我们从现实所见证的不争事实。

人类文化与社会要想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回归神创造人时的本来目的与心意,在永恒的生命观念之中正确看待自己,面对社会,并且最终能正确地面对神。人最终必然要站在创物主的面对,接受神的审判,最终实现与成就人生命的终极价值,那就是永生。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joeshome

延伸阅读

今日为你们生了救主 | 圣诞特讲之四

更多思考基督,更深信靠基督 | 圣诞寄语

我好吃好喝的,为啥要信耶稣?为啥需要神的恩典?| R.C.史普罗的回答


    关注 北京异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