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千年古画放大10倍,哈哈哈哈哈......

 



◆ 大多数人没近距离欣赏过,古画,只知道专家学者们老,喜欢拿放大镜,在古画表面观摩许久许久

◆ 一直以为他们是在,看画家的运笔和纸张,然而没想到——古画放大后的乐趣,还真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


绘画,是记录时代面貌的有效方式
古代的多数画作
都蕴含着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对艺术问题的思考
那把它们放大后,又是什么样?
比如《千里江山图》
原图本来是这样的
慢慢放大之后,
可以看见山脚下,的木造房子,
以及房子前,若隐若现的小人。
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
轻轻荡漾着。
再比如《五牛图》
慢慢放大后,
居然可以清晰地看到:
这头牛有根根分明的、妩媚的眼睫毛,
还有让女生都自叹不如,的眼线。
嗯,这只牛还有着
大眼睛睫毛膏萌牛款,你值得拥有。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再来看另一幅古画
打眼看上去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清 王致诚 《万树园赐宴图》
让我们放大一点
是不是还依然是一群面无表情的人?
但是
再放大一点
惊喜就来了!
再放大一点!
大一点!
一点!
哎呀喂!不要以为混在人群中,
皇上就看不到你们在,说悄悄话好吗?
还有后面两个
笑而不语、暗中观察的,
怎么看都觉得,你们另有所思啊?
是不是隔着屏幕都,感觉到被白眼了?
其实是因为皇上坐得,太高了,
所以大臣们都在往上看,
是不是分分钟感觉
画家心思细腻到极致啊!
看到这里,
我不禁要,对故宫博物院官网,
点一个大大的赞。
(无它,高清大图随意放大感受,一下!)
像这幅故宫藏的《王原祁艺菊图像》
是不是,很普通,没什么?
放大之后,再看一看。
这妖娆的指甲和,端茶的姿势哟!
还真不好学。
不过,论妖娆的姿势,还有这幅——
槐荫消夏图 佚名 宋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盛夏的绿槐浓荫下,
一男子袒胸、翘足,
仰卧在凉榻上,
闭目养神,怡然自得。
有多悠然?
看看这妖娆的姿势就知道了
再来看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范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画有趣的是作者的签名。
把这件作品放大10倍,
那隐藏在“运输人”右侧,
深藏在树丛中的签名
就被发现了
隐藏的范宽签名
不过,
画《溪山行旅图》显然不止范宽一人!
南宋初年的朱锐,
也曾有一幅,此类题材的小画。
朱锐的《溪山行旅图》
看上去没什么特点:
《溪山行旅图》 朱锐 上海博物馆藏
放大之后,
旅途中的劳累,
骑毛驴的文人身体松垮,
推车的辛苦,
目光有些涣散,一览无余。




《溪山行旅图》局部
谈及山水古画,
当然,还有这幅看似,平淡无奇的山水画,
仔细一看,竟然……!
《踏歌图》 马远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看到了一群好像在,跳恰恰舞,
又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农民伯伯


▲4位老农,寥寥数笔,但却生动至极。
下面是根据马远的这,件作品,
做出的踏歌动图,
动起来以后,
古画是不是更有趣了呢。
不得不说,
古人视界之清新、
了解之深厚、
绘画技术之精湛,
很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这种对艺术的细致之心,
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让我们为古人深厚的绘画功底
点赞!
往期精选                                                                              

  • 有内涵!又好玩!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古老习俗
  • 关于姓氏的冷知识,一般人不知道,知道的不一般
  • 速收!3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
来源:文博河南、瞭望

责编:姚润萍

编审:陈卫平 张斌




喜欢就请点亮“在看”哟!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