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原像”与“镜像”的观念挑战

 

李青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2007年作布面油画、照片150×250cm×2,27×43cm×2出版《重...





李青 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

2007年作

布面油画、照片

150×250 cm×2, 27×43 cm×2

出版

《重影:李青2005-2008》P208-209 Timezone 8 2008年版

《70后艺术的十个个案》 P130-131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年版

展览

2010年 70后艺术的十个个案 香港展览中心 / 香港

作为80 后当中最富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李青的绘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新的可能性尤其体现在他画面中特有的互动与参与感。如同本雅明所言,复制性技术的到来,使得艺术的民主化成为了可能。其早期系列“大家来找茬”便是借用日常经验中的游戏成分来打破惯有的绘画定义,是他艺术风格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之一 布面油画  150×250 cm
《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之一 布面油画  150×250 cm


而2006 年开始创作的“互毁而同一的像”系列则更是其在具象绘画观念与形式这两个方面的进深与演化。这当中,“飞机的空中交尾和冲撞”可以说是这一系列里最为典型的图式表达。两张原画及其“交尾”之后的结果所呈现的新场域——“原像”与“镜像”的对等差别,表明图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种单纯形象展示,而是具有了符号学的表征意味和视觉体验性。正如美国学者米尔佐夫强调的那样,视觉艺术既指被看也指被看的手段,观者需要在这当中去寻求视觉事件背后的信息、含义与愉悦。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1962年


“真实与虚构”、“原像与镜像”的关系悖论令人想起了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双联画》,沃霍尔即是将梦露的宣传照与不断重复的肖像相并置。不同的是,沃霍尔意在诉说梦露肖像作为消费产品的身份,建立图像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是李青《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则是在变换的背景中生成一种新的视觉文本。在这四幅画之中,他以飞机交尾之后形成的模糊后果与先前各自飞行状态“原像”形成某种矛盾对峙。
《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之一 相片、油画  27×43 cm
《互毁而同一的像·交尾》之一 相片、油画  27×43 cm


同时,“原像”与“镜像”里的飞机形象甚至演化为了一种符号表征,进行着生产与交换。而由新的创造方式形成的镜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原先的现实过程,呈现一种超真实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李青是同时篡改了绘画的观念与观看制度,这在全球化以及跨文化时代下的艺术创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当代艺术应该具有广泛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并以此来呈现绘画不同于其他媒介应用的独特之处与存在价值。
其他精彩拍品

黄宇兴《环形剧场》

陈荫罴专题

刘溢《石榴》&《贵妃醉酒》

王音《月是故乡明》

周春芽《山水精神》&《枇杷树下》

谢南星《十滴泪和十个自扮像》

张晓刚《大家庭 No.7》

吴冠中专题

具体派回归

刘炜《风景》

刘开渠《马克思 恩格斯浮雕像》

村上隆《MPGMP 1960-2011》

藤田嗣治《相依》

刘小东《脆弱小绳》

刘小东《信仰》

刘海粟《翡冷翠》

冯法祀《控诉会》

余本《老榕树》

尚扬专题

王怀庆《立定1&2》

靳尚谊《塔吉克姑娘》
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
艺术品价值评估/艺术品收藏投资咨询/艺术品展览策划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将竭诚为各位藏家及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加专业与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让艺术成为美化生活的亮丽色彩。

分享艺术之美好·共享艺术之盛宴

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面向全球征集油画、雕塑等各类现、当代艺术作品。


    关注 保利现当代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