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读  大雪·石莲

 

一盆石莲极为惹眼,肉瓣肥厚、茂密、繁盛。如今多肉植物成了新宠,有的还卖到很高的价钱。...



今天大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在大雪纷纷的肃静时节,为大家推送翊鸣的这篇《石莲》。

不屈不挠的多肉植物,只要有一点点水分和泥土,就会重新长出根芽。在清寒的季节里,生命是多么努力,又生生不息。

节选自翊鸣新书《又自在又美丽》
距离南宁大约九十公里的宾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古老的城里有一门古老的手艺和活动,扎炮龙,过炮龙节。炮龙是用竹条和纸做成的,做好之后要在元宵节的时候把龙烧掉,据说是从宋代狄青的时候留下的传统,原本只是在作战时麻痹敌人的一个战术,如今燃烧炮龙的意义演变成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兴旺多福的祈愿。

宾阳城里还有一样古老的美食,冰冰凉凉酸酸甜甜的宾阳酸粉,这是到宾阳必不能错过的。不分四季,酸粉的酸甜滑爽随时可以掳获我。吃过酸粉,跟着朋友去镇上看望扎了一辈子炮龙的冯老人。走在街上,朋友竟找不到老人的家,他来回走了几趟,终于在一大堆砖石和水泥后面发现了一条窄窄的道,尽头是一个小小的门,门后是一个老旧的院落。

须发皆白的冯老人带我们到厅堂,厅堂里光线昏暗,从墙体的剥蚀看得出有了年头。朋友和冯老人相熟,热络地聊着天。老人说,“上两个月一场大火,房子被烧掉了。明年你们再来,新房就建好了。没事,火烧过更旺。”

老人今年七十六,从年轻时就开始做炮龙,如今眼神虽然不好,每年也还是要做上几条龙,

这是一辈子的情结。厅堂的地上摆着几只竹子编织的球状物,这是让龙衔在嘴里的“龙珠”,老人拿起一颗让我们细看,比网球大不了多少的龙珠上面,密密麻麻地用细铁丝做了好几十个结。抢“龙珠”是炮龙节的高潮,谁抢到龙珠,便是得到了天大的福气,但护龙人的职责却是要守护龙珠不被抢走,所以在做炮龙的时候就要给“龙珠”加上重重保护。

几只已经做好的龙头倚靠在墙上,用一层层的白棉纸糊好,再用漆彩细细描出龙麟、龙睛。墙上挂满锦旗和奖状,老人说起来满脸放光,是荣誉,是历史,也是他的青春。





老人家中那小小旧旧的院落里种了很多花,其中不少植物看得出都曾经浴火,可是如今又绽出了新绿。一盆石莲极为惹眼,肉瓣肥厚、茂密、繁盛。看我喜欢,老人便撅了几茎给我,“很好养,生命力强。”声音洪亮而干脆,这个声音还说过“没事,火烧过更旺”。

石莲确实生命力强,这种多肉植物因为叶瓣肥厚,得个诨名“厚脸皮”。如今多肉植物成了新宠,有的还卖到很高的价钱。小时候却是家家户户都有,就那样随意地养在土盆里,不用费心打理,而且还很容易生发,一片叶子就能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并不金贵。

那时喜欢种的除了石莲,还有“落地生根”,也是不屈不挠的植物。“落地生根”的大叶片上生长着小叶片,小小的叶片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容易便长出细细的气根,一旦掉落,就能成活,重新长成一棵新的植株。“落地生根”的花很好看,像一只只细长的风铃。





另一种“棒叶落地生根”的绰号更难听,叫“鼻涕虫”,褐绿色细长的圆茎一折断,便滴流出芦荟一样的黏液。它不光长在花盆里,还时常长在人家的瓦顶上,小时候我常常迷惑它是怎样爬到屋顶之上的。我们给它起这样难听的名字,鄙弃它,可是有一天它忽然开了橘红色的花,长而圆,像十几只铜红色的小号,吹奏着属于自己的歌。

我把从老人那里带回的石莲种在阳台的花盆里,很快就繁衍成片,掉落的叶片继续生长出新的石莲。一次长时间的假期回来后,阳台上大多的植物都枯蔫了,只有石莲仍然蓬勃生长,有两丛还抽出了花茎,已经裂开了肉芽红色的花瓣。一片石莲的叶瓣掉落在阳台的地砖上,无土无水,叶子已经发蔫了,只靠着南方这潮湿的空气,从叶根又长出几丝气根,倔强地生长。这种生命力的顽强实在是令我动容。

同学快上小学的女儿迷上了植物,总缠着妈妈带她上花市买花。我说:“让她种太阳花和多肉植物吧。太阳花是夏天里给人欢乐的花,易活快长。而多肉植物呢?掉落的叶瓣,只要有一点点的水分和泥土,就会重新长出根芽。小小的她可以从植物身上学到,生命是多么的努力,又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翊鸣,70后,曾在媒体担任编辑。生在南方,长在南方,2011年移居北京。现在某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编辑工作。热爱文字,曾在《行走》、《地道风物·广西》上发表文章。

回复“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查看作者另外五篇节气物语。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精选内容
喵 | 植物 | 诗经 | 作家 | 拍照 | 暗恋 | 青海湖 | 肥肥鱼 | 最美情书 | 欧阳娜娜 | 张艺兴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柚子 | 书籍装帧|胡威尔 | 慕容素衣 | 早稻


    关注 一本OneBoo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