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宋擎柱:寻野菜

 

其实,野菜还是那些野菜,还是那个味道,我们就是吃的回忆,吃的感情。...

寻野菜
作者简介

宋擎柱,男,全国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系聊城市东昌府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主编、参编《全国语文教学研究新成果全书》、《易混同音近音词解析词典》等10多部语文资料,在《语文学习》(上海)、《中学语文教学》(北京)、《语文》(重庆)、《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等15家语文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另于《联合报》、《联合日报》、《东昌月刊》等发表诗文一宗。
文/宋擎柱
寻野菜
文/宋擎柱
接连几天的春风,使气温迅速升高的同时,也使花草树木一天一个样地变换着衣装。前几天才刚刚萌发出的嫩芽,仿佛眨眼之间长成了挺大的植株——又到了春天寻野菜的时候了。每逢寻野菜,上世纪经济困难时期,春天人们依靠到处寻野菜艰难度过青黄不接这道坎的情景,就如影随形般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候,填饱肚子是百姓们的头等大事,每年春天野菜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饥荒。像荠菜、榆钱、苜蓿菜、灰菜、扫帚菜、野苋菜、马齿苋、洋槐花等,无毒且无难于下咽的味道,属于野菜中的上品,但数量远远不够。人们就退而求其次:只要能下咽,对人无毒害,几乎什么都可以吃。

黄河故道那时到处是一片片沙荒,长满杂草、灌木。其中有一种灌木,我们那里称作“杜棵”,他的嫩叶可以吃:采下来择洗干净,用开水煮一下,再放进清水里泡一天,便可用来做饭。只是采摘时要注意,因为它的嫩叶紧靠针形的大刺,一不留神就会被它扎一下或拉一下,有时会流出血来。因为杜棵分布广,嫩叶可采摘量大,所以届时常有很多人前去。若说是成群结队似乎有些夸张,若说三五成群、随处可见,则是事实。其中祖孙、兄弟、姐妹、姑嫂等结伴更属常见。采摘的人们往往带着干粮出去好几里远,到黄昏时回来,有时两人能带回十来斤,可供一家人吃一天的。这种情景,若非亲历,实难相信。

现在,轻易见不到寻野菜的人了,偶尔遇见,也大多是老年人。我在威海捋榆钱时,就曾被两青年女子问道:“这是什么,好吃吗?”当我告诉她们“这是榆钱,好吃时”,其中一人特地摘下几朵,放进口中尝了尝,还称赞道:“还甜丝丝的呢”。这使我颇发了一通感慨。

其实,野菜还是那些野菜,还是那个味道,我们每年都要吃几次野菜,并不是享受其美味,它们也确实算不上什么美味。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又想起了寻野菜。我自认为,我们就是吃的回忆,吃的感情。就像老朋友一样,多时不见会有些思念;一旦见面,即使看见的依旧是老面孔,听到的依然是老腔调,但是感到亲切。寻野菜、吃野菜让我们又会了会老朋友,引起了回忆,交融了感情,我们还能更深切地感受现实生活的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抬头就能仰望晴空

虚 位 以 待

招聘主编1名,执行主编1名,责任编辑2名。

有文字编辑经验的网友速请报名!

共同做好山石榴原创文学平台发展工作!
《山石榴》编辑部
山石榴微信公众平台:ssl201601(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



山石榴原创文学平台理念:荐精品  推新人

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招商、赞助及合作洽谈!

查看阅读原文:

【投稿及众筹出版须知】“山石榴”属于您的平台暨众筹出版《山石榴原创文学精品集》


    关注 山石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