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编辑吗?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编辑吗?...





不少学者把孔子说成是中国最早的编辑,他们立论的依据是:孔老夫子曾编过“六经”,而这些经典又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所以孔子理应是我国最早的编辑工作者了。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考察“六经”的书稿来源时,就会深深地感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是从西周以来的三千多篇诗歌中筛选出来的,这部包容三千多篇诗歌的总集为鲁太师挚所编,孔子只是这部诗歌总集的选辑者。孔子编修的《春秋》系根据鲁国史“不修春秋”笔前而成,“不修春秋”已经过鲁国历代史官多次编撰,孔子无非是该书的最后一位编者。《尚书》原有一百篇,是孔子从《夏书》《商书》《周书》的几千篇上古文献中挑选出来的,据说现存的《逸周书》便是当时《周书》中删余的篇章,可见早在《尚书》成书之前,《夏书》《商书》《周书》均已编次成册。

当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编这部《易》的人自应早于孔子。至于《礼》《乐》的成书,也并非凭空产生,系根据当时“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和存于乐正的古代曲谱选辑而成。孔子编辑的“六经”,可以说没有一部不凝结着前辈编辑工作者的劳绩,因此把孔子说成是我国最早的编辑,并不符合中国文化史的实际情况。

孔子编“六经”与太师编诗、史官编史,在辑、校、审、编等方法上并无多大区别,就书稿内容而言,也都是同样的一些文献档案,仅仅在选稿标准上稍有不同。可是编成的稿本,用途却大不相同。史官和太师们编的是政府档案,目的是给当代或后代执政者参考,而孔子编的则是教育学生的教科书,尽管也取材于档案,却是地地道道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书籍。

根据古人的传统说法,我们把文献汇编性质的重要文史档案称为“典籍”,而把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为目的的著作或文献辑集称为“书籍”,两者性质上的区别应是很明显的。在孔子编“六经”之前,中国只存在典籍,尚未出现今天我们所理解的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书籍,所以将孔子视为我国书籍编辑的祖师爷倒是可以的。不过应该看到我国典籍的编辑工作渊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之前的殷商时代,早于孔子一千年以上。



欢迎关注《编辑之友》

 《编辑之友》微信投稿及业务联络:

0351-5281691

《编辑之友》订阅热线:

0351-5281682

《编辑之友》官方网站:

www.bianjizhiyou.com



微信号:


    关注 编辑之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