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楼就像挂在纽约的蒙娜丽莎︱建筑诗

 

富人住天上……...





2话不说先生,也是个神人,他一不小心就可以从宇宙的某个角落,打捞出几个关于房子的故事。

文|2话不说

我们买楼都不喜欢顶层,夏天热,冬天冷,而且有漏水嫌疑。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无产阶级价值观,已经不太实用了——当然,我们说的是美国。

在纽约,有钱人只买顶层(Penthouse),这么说吧,顶层已经不是居所,而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了。而且楼层越高,也越高档,价格也越贵,今天给大家介绍西半球最高的住宅楼,公园大道 432。

先说地段


买房看地段。公园大道 432 位于曼哈顿中城,名副其实的宇宙中心,这里是纽约最拥挤、最繁华的地段,也是全世界摩天大楼密度最高的地区。真没得挑了,我们所能想到的设施和资源统统不缺,这里最缺的,是自然风光,以及一份远离喧嚣的静谧。

这就是公园大道 432 的卖点,它以高制胜,426 米,西半球最高住宅(东半球有沙特,比不了)。若是新的世贸大 1 号楼不算尖顶的高度,它稳坐纽约第一高楼的交椅。



一般的住宅也就 100 多米,盖到 200 米,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风景了,再高,可以看到云,都市的闹腾也没了,很安静。即使雾霾像个大锅盖一样把城市罩住,也就 350 米,你在雾霾上面看风景。

往北看,中央公园一览无余。



往南,可以直接看见大西洋了。



事实上,当你坐在自家窗前吃早餐,整个纽约尽收眼底,反过来说,整个纽约都看得到它。开发商 Macklowe 自豪地说:「这个楼就像挂在纽约的蒙娜丽莎。你总看着它,它也总看着你。谁都逃不掉。」
再看外型


地段合适,可以正眼相看了。

很多人见到此楼的第一反映是,「卧槽」。不是因为高,而是太细了。拿同为长方体的昔日世贸中心来比。世贸中心北塔 1971 年竣工,高 417 米,当时世界第一高,但北塔的建筑体量也很大,基座长宽各 64 米,总建筑面积达 37 万平方米,它的高宽比还不到 7。公园大道 432 比它高 8.5 米,但基座长宽却只有 28.3 米,高宽比达到 15 。

另一个反映就是有点呆板,不炫酷呀。开发商 Maclowe 表示反对,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通往极简、优雅的复杂之路》,强度这一造型是在经济、工程、政策法规的多重限制下不断优化的终极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限制,是纽约居住用地规划。在曼哈顿盖房子事儿很多,《纽约规划条例》1916 年颁布,进化 100 年了,有着极其复杂的计算公式,它不限制建筑的绝对高度,而通过控制建筑的阴影——保护周围街区的采光和通风——来限制建筑的高度和造型。

建筑师拉斐尔·维诺里(Rafael Vinoly) 团队为此专门开发了软件,把各种限制条件转换成参数输入电脑进行计算,「令人惊讶得是,一番精密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纯粹的几何形状」。 如此,决定了这幢房子的基本气质。

规划条例还有一些奖励措施,比如创造一些公共空间,可以把楼盖得更高。虽然地块有限,公园大道 432 没有紧临街面,而是向后退了 60 英尺,并且在地块角落盖了一座 2 层楼的商场,这都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奖励,从空中讨更多空间。可谓把法规玩到极致。



Maclowe 解释说,「可能有人不太理解,但『符合要求』是这幢建筑造型的本质来源,也是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注意,这幢房子毕竟是住宅,不是政府运作的公共建筑或可以不计成本的商业建筑,说白了,没人没钱,要想突破规划条例,需要协调各方人员,要进行各种听证会,可能要获得附近几个街区的支持,那这房就别盖了。

对了,在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废纸篓给了 Maclowe 和建筑师维诺里以灵感。「你仔细看看它,既有形式,又有韵律,平凡和伟大两种气质彼此纠缠,这深深启发了我们。」

稳吗


很稳。如今,建造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大楼采用了核心筒加框架结构,十分稳固。

建筑中央用四堵混凝土墙围和成一个筒体,外面再来一圈框架。这种结构抗震性好,也很实用,可以把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部分设备都放置在核心筒内,留给住宅自由的空间和良好的采光。



建筑使用了高强度混凝土,最底层的墙体厚度达 76 厘米。

再看看钢筋。



如此,你可以发现,结构即功能。核心筒是楼道,外围的框架构成窗户的边缘。它既承重,同时提供开敞的视野。





高层建筑最大的困扰是风。人们在地面感觉清风拂面时,500 米上空已是狂风呼啸了。尤其是方正的几何状的大楼,受风时,会在背风面产生涡散(vortex shedding)现象,使建筑物产生横向振动。

公园大道 432 正是规规矩矩的长方体,怎么办。建筑师的解决之道十分微妙,如果一个连续的长方体不稳的话,那就来 6 个。整幢大楼共设置了 5 组 2 层高的通风口,把大楼分成 6 段。通风层并不影响整体造型,只是没有窗户,让风通过。这样,也给建筑外墙的单调网格加了点花样。

设计稿。



高层建筑因为太高,往往需要隔一段高度专门空出一些楼层布置大楼所需设备,比如给排水(不可能直接把水送到 400 多米的顶层)、电气、电梯机房、空调机房等。正好,通风层就当设备层了。资本的力量,真是文明的助推器。

近看,打光的那个。



大楼在 83 层还安装了减震器,简单说,原理有点像大钟摆,跟大楼的晃动做相对运动。TMD 是减震器学名的缩写,调谐质量阻尼器。



设计方案确定后,除了进行各项严格的风洞测试,建筑团队还模拟了特大风时高层公寓所产生的微微晃动感。其中一个实验去到训练船员的地方,这里可以模仿海洋的晃动。

建筑团队在这里造了一间豪华卧室,然后,周围布置了高处望去的曼哈顿景观(无人机在大楼真实高度拍摄),并根据受试者的反馈,微调了室内装修的方案,从主观上减少震动感受。
户型


对这幢楼来说,户型不重要。

大楼 85 层,每层至多有两套公寓,共有 104 套,你可以买下整个一层,约 780 平米,或一半。每个方向各 6 扇窗户,每扇 9 米见方。电梯直接入户。房间挑高 3.8 米。





什么 6 间卧室、7 间浴室,发热地板、燃木壁炉、雕塑浴缸等,都不算啥,你可以拆掉重来,反正室内无承重墙。用开发商的话说,帕拉第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式的匀称空间。

不过拆了,也找不到更好的设计师了。室内装修是 Deborah Berke Partners 公司做的。Deborah Berke 现在是耶鲁建筑系主任。

客厅。



卧室。



浴室。



吃早餐。



冬天的中央公园很美。



公园大道 432 最低层的公寓是从 30 层(104 米)开始的。低层风景不好,因此不用做住宅。那里被用作商业空间以及服务设施,有私人饭店、酒吧、室内游泳池、健身中心、图书馆、放映室、会议室等等。很多地方两层打通,挑高 8.5 米。

放映室,世界杯可来这看个球什么的。



游泳池。



健身房。

贵不


贵。

顶层要价 9500 万美金,已经被沙特的富豪 Fawaz Alhokair 买走了,打了个折, 8770 万(才 770 平米)。今年,纽约最贵的 25 个销售额中,公园大道 432 占了一半,第二三名成交额为 6090 万美元和 5910 万美元。

业主还可以在大楼内花 390 万美元买一个单人公寓给管家住,或 30 万美元买一个私人葡萄酒储藏室。



我看了下官网,只有 9 套在卖了,大家要抓紧,价格自己看。怪不得 Maclowe 说,有人激动地找到他说,「谢谢你,因为你的那幢楼,我买得起我的房子了」。



对了,物业费每月 3000 到 1 万美金不等,还有差不多相等数额的房产税。在美国,只要你有房子,你就要交房产税。买房容易养房难啊。开发商称,约一半买家是外国人。

有人说了,这是赤裸裸资本主义的象征。还有人抗议,细长的阴影投射在中央公园里,影响穷人晒太阳,这是阶级歧视。但瘦高个无疑是 21 世纪的趋势,我们展望一下 2018 年的纽约天空。



《大西洋月刊》的 Kriston Capps 断言,纽约将会——引用奥罗索夫的话——再次成为「资本主义的大本营」,就像是迪拜、新加坡和北京那样。不过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认为,富人都搬到纽约最好,我们可以收他们的税,来照顾穷人。

是的,这样的建筑并不解决大众的居住问题,跟大部分的我们有些遥远。但也并无坏处,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富人总得住在某处,与其在 CBD 旁圈地盖别墅,不妨让他们住在天上,这显然是一种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资源的方法。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周一至周五推送
德科地产频道「会员课程」
第一期 1001 位会员已完成招募
第六课即将开启
大牌房企战略转型对个人买房的启示
序幕:形势研判
当前楼市调控到什么程度了?
性能住宅
投资也要有「房子是用来住的」之思维
TOD
地铁盘的价值还没大爆发
劳斯莱斯计划
三四五线城市的机会点
小镇
「小镇」风口下混杂的鱼与龙
养老
别急 现在不过是青铜时代
资产持有
地产商自持的房子不意味着我们也能自持
长租
亏死风投 但我们能分到一杯羹
出海
海外买房要破低总价的魔障



点击“阅读原文” 非会员可购买单堂课程


    关注 德科地产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