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话清明:聊聊你不知道的“清明酒”

 

清明节刚过,这段时间除了适合祭扫,怀古幽思、感情伤怀;适合寒食,冷锅冷灶,没有炊烟;适合踏青看花,抒发胸意;...



清明节刚过,这段时间除了适合祭扫,怀古幽思、感情伤怀;适合寒食,冷锅冷灶,没有炊烟;适合踏青看花,抒发胸意;也适合放风筝,逆风奔跑、仰头欢笑……《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都会去祭祀先祖,也会选择利用这假期中外出踏青或者和亲朋好友聚一聚,说到聚会,就不得不说酒了。正所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北宋诗人王禹偁的这首《清明》,简明地道出了清明与酒、与花千丝万缕的情愫。

清明与酒的缘分正是来自于祭扫。清明扫墓除整修坟墓、清除杂草外,最重要的是清明酒。全家举行祭祀仪式,仪毕后饮酒聚食,称之为吃清明酒。餐毕,再去扫墓,在坟前供上吃清明酒时特意留下的食物与酒,点烛烧纸进行祭奠。 此时,酒,就是人们表达对死者之敬意和哀思的最好载体。

清明酒因在清明节期间酿造而得名,在鄱阳湖畔大塘乡民间酿制的一种特色酒叫清明酒。
清明酒是江西大塘坪乡、金桥乡一带传统的婚庆喜宴酒。据史料记载,该酒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南巡到大塘,有人献清明酒御用,太宗皇帝大加赞赏,被定为贡酒,清明酒也因此扬名。

它的制造工艺既不同于传统的白酒,又不像一般的酿造酒,如黄酒和葡萄酒。它具有酒度适中,颜色红里透黑。品尝则有浓香、醇和、甘甜、回味长的特点。
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 坟墓多在郊区山上, 又临河道, 因此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 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 "坟亲" 享用, 自己回家喝清明酒。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 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 俗称 "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 "清明酒" 。
如今,清明与酒仍密不可分。一杯老白酒,是我们对先祖的祭奠,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更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对自我的追寻与洗涤。

清明酒最好在清明节前后5天开始酿。用红壳早糯谷为原料,用剥壳机把糯谷壳去掉。将糙米用清水浸泡一两天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上甑蒸。再用事先准备好的井水快速淋透。

待甑下流出的水变冷,再取下面的温水回淋。接下来加甜酒曲,待缸装到半满即可。因要留一半位置方便以后加酒酿和白酒。做好后即封口,保温发酵,一周后成糟。糟做好后可放入坛内密封贮存两三年。

这时,就要选用一些糯米备制甜酒酿和白酒。将存放两年以上的糟坛打开,加入甜酒酿、白酒配制清明酒。让它富含糯米的营养物质,有甜酒酿的营养,又有白酒的酒劲,味道甘甜清香,口感极佳,没有黄酒葡萄酒的干涩,更没有普通白酒入口烈性,温和而甜美,饮后绝无上头,发冷,眼睛充血的不良反应。
清明酒冷喝有消食化积和镇定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泻红痢等有特效;烫热饮用,能驱寒祛湿,活血化淤,对腰酸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等有益;如与鸡蛋、红糖同煮或冲服,则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可防治神经衰落、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如分别与桂圆或荔枝、红枣、核桃、人参同煮,有助阳壮力、滋补气血之功效,对体质虚衰、元气降损、贫血等均有疗效。
配制好的清明酒如能入窖或将酒坛埋入土中保存最好。有的农户家中清明酒存放土窖10年以上,酒糟内的淀粉缓慢转化成糖、醇、酯等类物质,其状似胶浆牵丝,其香幽雅清醇,沁人肺腑。

这种酒可算清明酒中之极品,其中属新培村酿造为绝品,颇有特色。据汪山府志介绍,此酒对慢性肠炎、筋骨损伤及高血压都有一定的疗效。此酒后劲十足,酒后应避免风寒,醉后易睡难醒,传说酒汗也醉人!


    关注 e代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