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林琳教授:探索新兴biomarker指导下的肺癌免疫治疗

 

医脉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林琳教授为我们解析本次会议免疫治疗Biomarker相关的亮点。...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2月28日,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学研讨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在会议现场,医脉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林琳教授为我们解析本次会议免疫治疗Biomarker相关的亮点。
专家简介
林琳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博士,副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肺癌分委会常委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常委
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市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委员



林琳教授:我是来自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的林琳医生,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本次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学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免疫治疗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路。

那么印象比较深刻是关于免疫治疗一些临床研究的数据更新,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尝试以及在基础层面对免疫治疗Biomarker的深入探索,可能在未来对我们的临床工作有积极意义。

目前免疫治疗的现状可能与传统的靶向治疗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靶向治疗,Biomarker的检测以及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加明确,但是对于免疫治疗,无论是PD-L1的表达还是TMB,尽管在临床上对于免疫治疗的指导有一定的意义,但不是决定性的。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逐渐深入,在这方面需要投入的精力也会更多。

在今年的ASCO-SITC会议上也有很多报告提及了免疫治疗的Biomarker,范围包括了PD-L1的表达,TMB以及细胞免疫表型。其中,LCMC 3研究是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进行的使用Atezolizumab(atezo)新辅助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本次会议上首次报道分析了54例患者的数据,我认为有很多亮点。

首先,这部分患者在接受Atezolizumab治疗前2周留取组织标本,Atezo治疗时留取血样,之后手术时再次留取血样和组织标本进行对比。从初步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基于PD-L1的表达,还有细胞免疫表型,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共分析31例单个患者免疫治疗前后体内的自然杀伤(NK)细胞,Th1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绝对值与相对值的变化,并且分析了三个免疫细胞亚群--M-MDSC细胞,NK细胞和Th2与Th17相关DC细胞反应相关的树突细胞(DC)对于有效和无效患者细胞自基线变化的变化情况。通过外周血中生物标志物的检验发现,免疫治疗疗效显著时,三个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反而相对更加稳定。与晚期NSCLC患者相比,早期可手术的NSCLC患者,可检测的组织样本更多,这些免疫表型数据对于今后指导免疫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NSCLC的新辅助治疗的III期研究均正在进行,包括CheckMate 816、KEYNOTE-671和IMpower030,让我们看到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曙光,期待为肺癌患者的治疗模式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推荐阅读

1.专访 | 李琳教授: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开辟路径,未来可期

2.专访 | 刘安文教授:跟随ASCO-SITC脚步探索肺癌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3.【重磅】奥希替尼独占鳌头,摘下全球四大指南一线首选桂冠


    关注 医脉通肿瘤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