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学堂】孔子的少年时代

 

孔子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








济南府学文庙大成殿正中供奉的是文宣王孔子。孔子就是孔丘,氏孔,名丘,字仲尼。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圣集大成”“天之木铎”,被历代帝王奉祀,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他的少年是这样的经历: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孔子三岁时,公元前549年,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六岁时,公元前546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在孔子八岁那年,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周礼。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也为圣人的出现提供了环境。
孔子九岁时,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得到很好的治理,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孔子十岁那年,公元前542年,鲁襄公死,其子裯(chó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孔子后来评价子产这些话时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均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可见孔子对子产尊重民意评价很高。
孔子十二岁时,公元前540年,春季,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二年》)当时此类文献大概为鲁国所专藏,这是孔子成长为中国社会圣人的土壤。
孔子十三岁时,公元前539年,齐国晏婴使晋,与晋卿叔向谈及齐政归陈(田)氏,因齐君加重赋税,滥取于民,而陈氏则采用施恩人民,收为己助的办法,以弱公室。叔向认为晋国公室也到了末世,人们听到国君的命令,“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可见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孔子十五岁时,鲁国政治变革,改三军为四军,叔孙、孟孙各领一军,季孙领二军。当时军、赋统一,分军即分赋,所以当时称此举为“四分公室”(《左传·昭公五年》)。

孔子十六岁时,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礼治”衰替,法治渐起。孔子十七岁时,孔母颜征在去世,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本专栏为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关注 习习儒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