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美食文学,应兼具文学审美、菜谱、刺激食欲等多重功效。扬州的王老师在微博上发布过青椒干子的炒法,这是家常中...



好的美食文学,应兼具文学审美、菜谱、刺激食欲等多重功效。

扬州的王老师在微博上发布过青椒干子的炒法,这是家常中的家常,但他用的“油盐不吝”,以陌生感收获了文学性。同样来自扬州的汪曾祺,把美食文学的三重功效糅合到极致,聊聊数笔,全无长篇,勾勒出食物的诱惑,让人欲罢不能。

光饼


汪曾祺写过一篇《光饼》,印象里来自福建?因为文中写到此饼传说由戚继光发明。作者的一位同伴,吃了一块又一块,这描写有什么独特的吗?可是它成功唤醒了读者的馋虫。

唯一不喜欢的,是关于戚继光的部分,我厌恶美食的种种传说,黄焖鸡、驴肉火烧……甚至是某家普通的火锅,都可以说乾隆皇帝是如何如何赞不绝口,这太庸俗无趣。遍地传说的时代,已经没有传说了。一种朴素的美食,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不是某个大人物心血来潮就能做到的,作者应当观察并挖掘它的草根性,描绘民间味觉智慧的萌发、传承与进化(当然也有退化)。
小麻饼


吃过各种各样的饼,灌云的同兴巷有一家“小麻饼”,每块约麻将大小,九块连为一张,加了糖精,微甜,质柔韧而稍硬,小时候吃过不少,后来找不到了。三十多年来,同兴巷的变化并不大,每次都能看到衣服店、凉粉摊、栗子铺,小麻饼的主人去了哪里,成为一个永久的谜。
朝牌


从同兴巷往东走,是中大街,南段密布现代商业,北段荟萃灌云美食,有卤菜、朝牌、炕饼、油条、卷子、烤鸡……炕饼,不要误以为是炕上烤制,炕是一种加工方法,是个动词,不是睡觉的炕。熟面擀成饼状,稍厚,加馅亦可,放入平底锅,经一至两次翻身,令其两面受热,这种饼表面略硬,中间松软,类似于锅盔,以及制作肉夹馍的饼胚。朝牌,我以前写过,一直误认为是烤排,烤是加工方法,排是形状,巴掌宽,小臂长,后来读到一篇介绍,才知此饼形似大臣上朝用的朝牌,故而得名。

皖北有一种价格低廉的烧饼,就叫烧饼,几乎是无名氏了,所以便宜。外形类似朝牌,但更薄,一元一张。刚烤出来的烧饼,底面脆,表面韧,复合型口感,口味则很简单:盐,和吝啬的葱花。

山东蒙阴岱崮镇,明山旅社对面,有家早点摊,内容简单:烧饼,豆浆,茶叶蛋。豆浆很浓,从保存在开水瓶里,茶叶蛋就是酱油煮蛋,个头很大,很实在,很山东。烧饼有两种馅,韭菜,肉末,都是我不爱的,但别无选择,只好吃素的韭菜馅,其实也是荤物。这家烧饼的做法比较独特,别人家是用大吊炉(烤山芋的那种),这家大概是为了便于移动,只有一台打印机大小的炉子,饼包好后,架在火钳上,直接塞进炉膛。与火焰的亲密接触,只要一分钟就能烧熟。
薄饼


烫面薄饼,是我妈妈的拿手菜?拿手饼?生面粉加热水烫制,揉成面团,擀出薄皮,平底锅炕熟,直接吃就很好,卷些东西就更美味了。有位小朋友来我家做客,我用这种饼招待她,客人默默研究了片刻,在饼的不同纬度分别摆放青蒜、牛肚、酱菜、辣椒酱,卷起之后,层层有食材,红的绿的,煞是好看,如此会吃的人,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年前在麦德龙,看到冰柜里有包装好的博饼,和妈妈做的一样,一元一张,买了些备着,省得麻烦。

灌云还有些我没兴趣的饼,比如油chi子(方言,不知道是哪个字),千层饼,肉饼……这些饼不具地方特色,南师大食堂里都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油。这是我最腻怕的,前面细说的几种,制作过程中不须加油,吃到的,闻到的,都是小麦的原香。

最后,仙林有家梅干菜肉饼,大家都知道,老板兼伙计是个慢性子大姐,一副睡不醒的样子。饼从炉壁取下后,架在炉膛口烘上大约20秒,这或许是个关键性的步骤?冬天里,有只流浪猫依偎着烘炉取暖,令爱猫人士排队等候的过程不显单调。我曾经很爱这家,享受薄脆口感和梅干菜的江南味,可是,自从我看到米粒大小,密密麻麻的纯肥肉丁,想起镇关西剁肥肉臊子时的挥汗如雨,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关注 摄影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