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蛰虫休眠,万物收藏

 

水始冰,地始冻,芳草化薪,蛰虫休眠,万物始收藏。橙橘登,山药乳,西风作北风,秋冬气始交。芦始荻,朝菌歇,清霜冷絮,枯树吟独。逐光暖行、庭前负暄,今宵寒较昨夜多。待月半、风孤,拟约寒炉美酒叙旧诗,闲话暖阳小火炉。...





立冬 |  薄薄流澌聚,漓漓翠潋平,水始为冰。叶尽空枝在,轻白驻寒条,地就封冻了。此时,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就到晨鸡唱晚,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今年11月7日是“立冬”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 • 释义

冬夏两字的部首都是夂,像走路姿态,后脚跟前脚,冬在上,夏在下,象征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底下两点,丶是断句的顿号,代表“有所绝止而识之”。冬因此是静思的季节,四季到此终了,新岁自此孕育。冬日烈烈,飘风发发,烈烈是冽冽,发发是风声,“北风行萧萧,烈烈入吾耳”。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雁蜃
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 • 气候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立冬 • 习俗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立冬 • 诗词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方回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
紫金霜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释疾文·悲夫》
唐·卢照邻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古文故事关注微信号:guwengushi

回复“晚安”,每天给你一首小诗,祝好梦!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