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年轮,原来是用糯米做的……

 

据说,上海人的优越感,也是用糯米做的...



▲ 以先,负责找到好食材



每吃一次青团,小分队的中年队员们都要被迫计算一下自己的年岁。

不吃青团呢,春光虚度,更为罪恶。

那还是吃青团吧。



最迷青团的,恐怕是“搡海宁”。去年,小分队的上海队员也误入杏花楼青团等位的队伍,一等便是4小时。

作为青团本部的苏州人,反而一般般。你跟他们聊青团,他们完全没有了聊“秃黄油”时候的那种生动表情,只轻描淡写一句,“青团子啊,清明上坟用的。”

好吧,苏州永远不缺点心和吃食,青团的排名靠前,只是时间顺序上的。

青团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发明,因为在正月十五,我们已经吃过了汤圆。



青团,是一种用青汁做的绿色糯米团。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南京叫清明团或者春团,台州叫“青餣”,餣(音夜)是个古字,当糕饼讲,现在似乎只有“青餣”一种用法了。

天朝人吃青团缘于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青团的叫法,至迟在唐代就出现了。所以青团店最喜欢引用的五言诗是白居易的“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

明代人高濂《遵生八笺》里说,“遇寒食,菜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作糕,是词遗意。”

袁枚的《随园食单》里也写,“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

青团为什么是绿的?这一点其实蛮值得深思的……



粉团是用糯米粉和梗米粉混合,怎么让粉团变绿,实际上有很多解决方案——艾草,浆麦草,鼠曲草,泥胡菜。自家做青团的话,家菜也可以加入,比如菠菜。



清明前的艾叶最嫩,颜色也最亮。



艾草好像是现在青团界的主流味道。



最早用浆麦草汁做染色青汁的是昆山正仪人,浆麦草的味道比艾叶更为柔和雅致。



正仪镇上塘街的“文魁斋”糕团店,从民国开到现在,用是正仪本地产的浆麦草做染色青汁,馅料除了传统的豆沙,还有枣泥馅。花样不多,但味道绝对不输苏州的黄天源,上海的沈大成。



丽水人和台州人喜欢在青汁里加鼠曲草(棉菜)。

如果青团只有一种馅料,那一定是豆沙。



最传统的青团是没有馅料的,在青团店的价目表上写着“原味”的一项,一般就指这种,需要蘸糖吃的。



如果只能选一种馅料,一定是豆沙。因为只有豆沙的细腻最配合青团皮的软糯。而且豆沙香气也不至于盖住青团皮的青草香。



有一种理论是,马兰头可以帮助消化,让你一次吃更多的青团。好吧,既然青团一心要掺和咸甜之战,那么马兰头香干馅也有充分的存在理由。


    关注 以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