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蛋鸡的饲养管理(1)——很经典的文章,干货!

 

现代蛋鸡的饲养管理罗氏中国技术助理付德顺引言目前,在许多蛋鸡饲养地区,虽然拥有较好的蛋鸡品种,但由...



现代蛋鸡的饲养管理(1)
 
罗氏中国技术助理  付德顺
引言

目前,在许多蛋鸡饲养地区,虽然拥有较好的蛋鸡品种,但由于饲养不当而造成开产延迟,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蛋壳质量差等情况,未能发挥品种应有的遗传潜力。这种情况中少数是由于鸡群的疾病防疫、监控方面出了问题,而多数是由于饲养程序和营养供给不合理造成。本文拟通过对现代蛋鸡品种选育和生理变化的分析,着重探讨现代蛋鸡营养需求及正确的饲喂程序,以期更好地发挥优秀蛋鸡品种的遗传潜力。

蛋鸡的选育和生理变化

近二十年来,蛋鸡的生产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下列表1、表2中可以看出现代蛋鸡品种呈现开产提前,料蛋比降低(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上述的变化表明,育种学家努力通过选择食欲、体重较小的个体,减少采食量,即减少占总成本60-70%的饲料成本支出,并选择抗病力强的早熟品种,试图选育出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产蛋量(数)和较好的蛋壳质量的优秀种源。

表1. 1979/1981—1989/1991褐壳蛋系生产性能变化

品系

死亡率

50%产蛋

日龄

产蛋数

蛋重

产蛋量

料蛋比

体重

蛋壳强度

(%)

(HH*)

(g)

(kg/HH*)

(g)

(kg)

罗曼

-0.6

-7

+28

+1.7

+2.3

-0.42

-310

+0.4

迪卡

-3.0

-8

+33

-2.1

+1.5

-0.16

-200

+0.28

海塞

-1.7

-4

+23

+2.3

+2.1

-0.33

-280

+0.23

伊莎

-0.6

-7

+28

+0.5

+2.0

-0.34

-370

+0.02

泰特拉

-1.6

-6

+32

+0.7

+2.2

-0.34

-330

+0.27

平均

-1.26

-6.4

+28.8

+0.6

+2.02

-0.32

-300

+0.24

表2.  1979/1981—1989/1991白壳蛋系的生产性能变化

品系

死亡率

50%产蛋

日龄

产蛋数

蛋重

产蛋量

料蛋比

体重

蛋壳强度

(%)

(hh*)

(g)

(kg/HH*)

(g)

(kg)

罗曼

-2.9

-2

+25

-0.6

+1.4

-0.16

-60

+0.1

迪卡

-3.7

-6

+27

-0.2

+1.6

-0.23

-20

-0.03

海塞

-2.1

+1

+17

+2.1

+1.6

-0.18

-50

+0.19

雪佛

-3.7

-2

+20

0.0

+1.3

-0.22

-110

+0.07

平均

-3.10

-2.2

+22.3

+0.33

+1.48

-0.20

-60

+0.10

* HH表示入舍母鸡

育成鸡的饲养

现代蛋鸡的选育和生理变化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饲养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鸡种的要求。只有根据现代鸡种的生理变化特点,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程序,保证营养的合理供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产潜力。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成鸡的培育,其中育成鸡的体重控制至关重要。如表3所示,当体重偏轻时,则开产延迟,死淘率增加,产蛋量降低,高峰持续期缩短。现代鸡种的低食欲和低体重趋势,在传统的饲养方式下就会很容易出现类似表3的情况。因为育成期体重可一直影响到产蛋期末的体重(见表4),若体重偏小,产蛋期采食量也会较少,在产蛋高峰期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首先导致蛋重下降,严重时,产蛋率(量)继而也受到影响。往往出现高峰后急剧下降,形成“V”字形产蛋曲线(见图1),最终缩短了高峰持续期,减少了全期的产蛋量,并且引起鸡群因营养不良,增加死淘率。由此可见,育成鸡体重控制是蛋鸡饲养的重要环节。



图1.生产常见的“V”字形产蛋曲线

表3.育成期体重对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
育成期0-18周
产蛋期19-72周
18周
体重g
18周
标准体重
体重
差g
均匀
度%
开产
日龄
死淘
率%
平均
蛋重g
产蛋量
Kg
FCR
80%以上产蛋率
维持时间.天
1
1170
1280
-110
81
145
22.76
58.95
13.53
2.66
41
2
1199
1280
-81
80
150
22.64
58.75
13.12
2.68
54
平均
-95.5
80.5
147
22.7
58.85
13.32
2.67
47.5
3
1284
+4
81
143
14.18
61.29
15.7
2.47
118
4
1300
+20
81.7
142
14.04
62.91
15.9
2.39
131
平均
1292
+12
81.35
143
14.11
62.10
15.8
2.43
124.5
差异
107.5
0.85
-5
-8.59
3.25
2.48
-0.24
77


(吴忠旭等,1995)

表4.育成期体重对产蛋期体重和产蛋成绩的影响
分组
18周
体重
占群体
均重
采食
52周龄
体重
饲养日
产蛋率
平均
蛋重
产蛋
料蛋比
死亡率
g
%
g
g
%
g
g/只.天
%
%
1
~1000
~80.0
104
1570
55.1
58.7
32.3
3.22
19
2
1090~1140
87.3~90.1
123
1800
64.6
60.4
39.0
3.13
10
3
1230~1270
98.2~101.8
123
1840
64.6
60.6
39.1
3.12
7
4
1360~1410
109.1~112.7
127
2050
64.0
62.5
40.0
3.18
6
5
1500
120.0
141
2180
62.5
63.7
39.8
3.50
10


(Bell,1968)

进行体重控制,更确切地说是应是体况的控制(考虑鸡体的健康状况和体成分),培育出既健康和又肥瘦度适宜,达到目标体重和均匀度的鸡群。我们可称之为体重的适宜化和整齐化。各品种体重间稍有些差异多数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18周的体重大致为1250-1350,1450-1550克。典型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见图2,图3。



图2:蛋鸡典型的生长模式



图3.体成分变化示意图

图2显示,0-6/8周龄前的体增重潜力较小,6/8—10/12周龄增重,随后开始减缓,图3的体成分变化分析表明,一般鸡体骨骼、肌肉12周前发育很快,骨骼的发育在12周即可完成90%以上,至13-14周龄基本结束,也就是说体架在这时基本完成体重增长速度减缓。在生产实际中,由于6-8周前雏鸡采食量较小,且这时免疫接种频繁,应激较多,较难达到标准,因而,这时期需要提供高营养浓度的日粮,特别是要注意维生素,钙、磷和蛋白质的供给,并自由采食,尽可能使雏鸡在8周龄时达到标准体重,若出现8周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体重,万万不可将小鸡料转换成中鸡料,应延长小鸡料的供给,利用8-12周的体重快速增长潜力喂至10-12周。使体重在10-12周龄达到体重标准范围且以到达体重的上限为好。现代蛋鸡的选育使食欲和体重小型化,性能高产化,使得内脏器官的发育与高生产性能的不协调性不断加剧(在肉鸡中表现尤为明显,作者在第1期维技通讯《如何控制肉鸡腹水症》一文中已有论述),因而,健康的内脏器官培育相当重要,内脏器官的发育早于骨骼,在孵化时期即已开始,而在10-12周前,内脏器官的发育主要在这一阶段,后期变化较小。因此,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为增强肌胃的消化功能,增强采食能力,建议小鸡料采用破碎料,一方面利于进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肌胃锻练。对于采用粉料的鸡场,建议添加适量的沙砾,不失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见表5)。

表5.育雏期添加沙砾建议
周龄
数  量
(g/只.周)
颗粒大小
(mm)
1~2
1
1~2
3~8
2
3~4
注:转入育成期后建议3克/羽/月(粒度大小为4-6mm)

据研究,8-10周是脂肪细胞分裂增殖的高峰,但脂肪球的体积,脂肪沉积却是随性器官的逐渐成熟后才呈现加速增长。可能卵巢雌激素分泌有促进腹脂蓄积的作用。因此,10-12周后(性器官逐渐成熟),体重的上升往往较快,有可能出现超重现象。这一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体重进行适当监控,防止体脂沉积过多。当出现12周后超过体重标准时,应采取维持上一周料量而不是减料的方法,以防出现体重下降。若是体重偏轻,应及时查找原因,如疾病、饲料质量、饲养环境(通风,光照、密度,饮水等),刺激激鸡群多采食,使其生长曲线向标准曲线逐渐靠近(也要防止迅速达到,以防脂肪沉积过快),尽可能在15周龄时能够达到体重标准,否则会影响以后的开产。

15周龄之后,体脂沉积明显加速,体组织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卵巢,这阶段体重的增长需要考虑卵巢的发育成熟。因而,不管已经超重与否,这一期,蛋鸡都应保持一定的增重,否则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使开产延迟,影响以后的产蛋性能。若是超重,在15周的实际体重与20周的标准体重之间划一条直线,调整饲喂程序(调整原计划的增料量),使其生长曲线靠近该直线,决不可实行减料,使体重出现下降,迅速达到目标体重,这样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最终会也会使开产延迟,若15周龄尚仍未达到目标体重,则应采用类似的方法,不应迅速让其达到标准。否则,会使开产母鸡腹脂沉积过多。出现上述的现象。由于一方面现代鸡种选育使得食欲、体重小型化,另一方面,这时期上笼前免疫接种工作陆续进行,如IB+ND+IBD三联苗,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痘疫苗及白痢的普检,大大增加了鸡群的应激,鸡只需要更多的营养来应付应激,体增重可能达不到要求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因而,这一阶段应适当提高的营养浓度,特别是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同时,把钙水平提高,为开产做好准备,使开产体重能够达到标准体重,最好是在标准重的中线或偏上(有一定的体脂贮备对产蛋有利,见产蛋期饲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蛋鸡育成早期(8周前)体重的增长更多取决于日粮中粗蛋白,氨基酸水平。而育成后期(8周后),取决于能量水平。

(未完待续)


    关注 养禽总动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