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微课 ”法官回家“回到与自己内在生命力的连接

 

回到与自己内在生命力的连接...



→点击这里听,完整微课音频←
天安老师介绍
台湾心理与教育的独立工作者,从事个别谘询与团体心理成长工作,台湾谘商心理师及中国二级谘询心理师资格认证,完成萨提亚谘商专业训练课程、萨提亚团体带领人训练课程、萨提亚家族治疗训练课程、萨提亚谘商督导专业训练课程认证。

近年来在台湾、新加坡及中国内地受邀带领萨提亚模式工作坊,并在上海、北京多次担任玛利亚(Maria Gomori)老师工作坊的助教工作。

很高兴今天在空中与大家相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

主题介绍:法官回家



「法官」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真实生活中法官(或是教师…)的角色,回到家时习惯性的仍使用法官的态度面对家人。

第二层:是指某些人,有些特别的原生家庭的经验,像我,小时候有个严厉的父亲,让我常常批判自己,觉得自己很糟糕,内心有个「法官」在不断的评判自己。

第三层:所有人内心都有一个类似法官在评判自己的角色,在问自己:「我够不够好?」,每当自己不确定时,就会感觉到生存的焦虑,开始运用自己「求生存」的能量。

这三层都是跟我们自己的关系,然后会影响和家人的关系。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都帮不了了我们和家人或伴侣亲密(而亲密是能分享脆弱)。

这三个层面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也会影响和家人的关系。我们内心如果有内疚或是不满足,就会出现求生存应对姿态去指责、讨好、没有感觉的超理智,或者退缩打岔,影响我们和家人的亲密关系。所谓亲密是分享彼此脆弱的能力。

冥想:专注适合你的部分,放下你觉得不适合的部分



现在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空间,让自己舒服地坐下或躺下,同时让自己保持清醒,给自己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深深地吸入空气中的能量,慢慢的吐出你不需要的部分。现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去感谢你得身体,欣赏自己的身体,感谢它为你工作。

我想邀请你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是法官?我是教师?我是丈夫或是妻子?我是别人的同事?我还曾经是别人的孩子。就问问自己,除了这些角色,我还是谁呢?

邀请你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不是什么呢?当我有情绪的时候,我不是我的情绪,情绪是我的一部分,但我不是我的情绪。我有我的思想和观点,但我不是思想也不是观点。我拥有身体,但我不是我自己的身体。除了这些,我还是谁呢?

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你的内在正传递一些重要信息给你。请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给自己一个鼓励,让自己安稳的待在这里,带着好奇感受一下,此刻,这里发生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想法?在这些想法背后,有什么是值得你坚持的价值或信念?那一定很重要,我们可以去看一看。想象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情况如果发生,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允许自己去体验那样的感觉,允许自己值得得到满足和幸福。

我想要邀请你去深入内心更深的地方,去感觉自己是值得的。也许你的处境有些困难,那样你就更需要去接纳你自己,去接触心底纯真的感觉,像个婴孩,也许是认为自己很独特的感觉。允许生命中美好的出现,想象它在此刻发生,去体验那样的感觉,告诉自己:你值得拥有这些。请你感觉此刻的状态,如果是正向、美好、自在、有力量,每当你需要力量,需要支持,就可以回到这样的感觉里面。现在我想要邀请你带着这样的感觉,想象你面前站着你所爱的人,也许TA曾经有很多方面让你失望,但TA和你是一样的,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想邀请你去看一看TA,TA出生的时候也是一个纯真的婴孩,后来渐渐长大,遇见你,和你在一起。你可以记得那个时候吗?你们共同拥有的那份美好的记忆和情感。去看看TA内心美好的部分,即使现在你们正在经历一些困难。

此刻,如果可以的话,请你想象,打开你的内心,想象自己的美好和力量,像光,像温暖的水流,你可以感受到那样的温度,那样的颜色,请你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体验那样的感觉。然后TA也将内心的力量和美好传递给你,你们去除了生活中其他的部分,仅仅是美好和力量相互交流。

在这样连接的关系里,你们可以共同面对许多的困难。也许,TA还没有准备好,但是你可以自己先准备好。邀请你许下一个承诺:我愿意更加开放自己,让自己学习与改变,为了我们的关系,更为了我们的成长与幸福。如果你有一个孩子,这也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快乐与幸福。把这样的感觉带回到你的生活里,你可以好奇,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感觉,感受到美好与力量,这样会给你的亲密关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样你可以去练习,去尝试。

现在感受自己的呼吸,给自己一两个深呼吸,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慢慢回到自己的空间,继续微课。

我是谁:一个人?一个角色?



法官和教师这样的职业是我们社会生存的一种角色,具有社会的功能,在物质上让我们可以生存,是我们求生存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会把这些变成自我认同。所谓的自我认同就是我们把这些角色当成我们自己

如果我是一个法官,我看中法官的角色,认为法官在社会上是崇高的职位,我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就会忽略我们自己。问题出在我们把角色等同于我们的自我价值,而忘记我们一个人作为生命的存在,造成和生命力、自己的感受失去连接,就像一个机器人,生命力变得枯竭。

在那样的情况里,我们事业再成功,也不会感觉到很幸福。当我们那么投入自己的角色,回到家里依然用这样的角色相处,就会感觉不到对方的爱,感觉不到情感的连接。时日越久,情感就越失去活力。

所以,我是谁?我是一个角色?还是一个人?还是两者都是?



上图左边和右边都代表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好多角色。左边的图中,当我们和生命力没有链接,就会觉得空虚,用各种方法填补内心。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利用角色,比如,我努力变成一个很好的职员,这种职员就会带给自己肯定和欣赏。红色箭头能量从外面进入内在。努力工作努力表现就是为了得到肯定得到认可,让我们感觉自己有价值。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我们就会有能量。但是我们看到,我们需要不断去做好角色,做好丈夫、父亲,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或是别人的认可,才能把中间的灰色地带填满。这样,生命力的部分就像一个深渊,永远都没有办法填满。

左边这个图代表我们生活中很容易陷入的情况。右边的图中,红色代表生命力的部分。当我们能够欣赏自己,自己爱自己,与自己的生命力连接,我们从自己的内在,用自己的能量散发出来,做一个好的角色。右边的图代表我们先认可、看重、欣赏自己,与生命力连接,自己充满能量,你就会自然而然散发自己的能量,就会做更好的角色。



上图,左边是丈夫,右边是妻子。丈夫的职业是法官,各位可以看,法官的圈很大,代表他对法官这个角色特别的看重,以至于在内在形成很大的领域,而丈夫的角色比较小。回家以法官的角色和妻子沟通,连接的部分就很少。

所以这位丈夫更认同法官的角色,忽略了他的人性、生命力、情感,和内在失去连接。当我们与内在失去连接,我们不可能和我们的伴侣、亲密关系连接。所以在关系中,重要的是如何和自己的生命力连接,看重自己的情感,愿意开放自己。

亲密关系中,角色随著时间在改变,如:结婚前:爱人→结婚后:夫妻→有了小孩:父母。夫妻的亲密关系优先于作为父母的角色,因为当我们夫妻关系不好,就会影响各自与孩子的相处,孩子也会感觉到不安全感。我们大部分人做了父母后都聚焦于孩子,而容易不知不觉磨损夫妻关系。有了孩子后,我们还是回到夫妻之间,经营、滋润我们的关系。



所以大家看上图,蓝色箭头夫妻的关系是比较粗的,父母角色的关系是第二顺位的

夫妻和爱人之间的角色本身会不断产生变化和交流,所以夫妻常常有时候有父女、母子、或者两个小孩子两小无猜似的互动,这些互动是造成生活情趣,还是彼此怨怼和失落,主要是在两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识的状态,两个人的内在状态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



丈夫和妻子有时候的互动变成变成父亲和女儿的关系,如果双方有意识,带来的就是一种情绪,但是不会怨怼或失落。



丈夫和妻子有时候变成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双方不会言明,但会有无意识造成的结果。妻子责备丈夫,其实是像母亲在责备自己的孩子。



夫妻之间有时候像两个小孩在玩耍或争执,照理来说,夫妻是两个成熟的大人,但有时候在争论时,就像两个小孩在闹别扭。

如果我们把这种无意识状态转化成有觉知的状态,就会变成有情趣的玩耍、打闹和有觉知的互动。



上面这张图在讲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的价值不是从自己的角色,表现的好与坏来产生认同。而应该是先认同自己的内在和生命力,散发出自己的能量,更好的做自己的角色。

Q&A:关键词:接纳&回到自己



Q:请问假如我总是觉得自己很蠢,和人交流或者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很笨拙,我怎样放下对自己这样子的评判,看到自己、欣赏自己?

A:首先,你可以先欣赏自己的觉察力,能够觉察到自己,观察到自己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评判自己是不好的,但我们可以先接纳:原来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观点、看法,甚至有一些负面的感受。先试着接纳这样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很蠢很笨拙。但是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去接纳之后我们可以去好奇:我们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看见自己的行事作风才给自己这样的评断方式?这样的评断方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好奇之后试着去转化,翻转对自己的评价和形容。比如说当我说自己很蠢,这种很蠢的感觉是想要为我们做什么事情呢?有时候所谓的蠢是一种单纯和纯真的状态。所谓的笨拙是一种朴实的状态,所以看起来有一些笨拙有一些慢,也许对你来说,你就是接纳自己比较慢的步调,也许这种笨拙里面隐藏了你的自在。

Q:当别人开始对我的评判,尤其是偏向负面的,我通常都觉得很尴尬、很不舒服,而且心情都写在脸上,怎么改变这种状态?

A:我们总有一个原则:想要改变自己的一种状态,在改变之前一定要去接纳,因为没有接纳,你就会产生很多内在抗拒,这种抗拒消耗内在力量,它会变得很顽强,也会抗拒,也会不改变。所以每当你想去改变自己,先去接纳自己内在种种的发生。别人对我评判是一个事件,它引发了我的感受:尴尬、不舒服。所以我们能不能去接纳这个感受?我拥有这部分,我选择先接纳它。接纳就会让你放松,自在,允许自己不完美,当你允许自己不完美,你反而变得完整,因为你开始接纳负向的部分。当你开始接纳负向的感受,就算心情写在脸上,被别人看见,那又如何呢?它的另外一个正面的效果是:当心情都写在脸上,我变得比较透明,别人可能会感觉很安全,因为这个人是表情写在脸上,值得信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有一些尴尬不舒服就让它写在脸上那又如何呢?

Q:当我嫉妒某个人时,我会体验到我不够好,并卡在那里。这时头脑会有声音说“我是足够好的”,但是却依然没法从中出来。不知道如何将头脑,体验和谐一致,如何从中走出来?

A:试着去接纳自己的嫉妒,可以羡慕别人。你的嫉妒就是你的一部分,它提醒你你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事情,提醒你你的渴望。所以这些所谓的负性情感是一个信息。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我们的学习几乎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比如想象自己出生的样子,体会自己的纯真美好。然后回顾自己成长的经验,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决定、很多用心、很多努力、即使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你也在让自己活下去。还有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欣赏和感谢自己。不管自己做了什么,都看见自己小小的进展和成长。你越做这样的努力,就越能体会到自己的美好。
提升生命力与自我价值的种种可能性
在萨提尔成长模式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自我价值(包括核心自我、内在小孩)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如果我们真心相信,并愿意为自己而努力,以下是提升生命力和自我价值的种种可能性…

1.  在信念上体认到「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不同展现」、「我们都是独特而美好的存在」、「我们拥有足够的内在资源以成功地应对和成长」、「相信我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2.  「决定并承诺」自己要往「看重自己」、「爱自己」的方向实践。

3.    在生活中,常常练习「欣赏感谢」自己、他人生活的一切,而不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4.    面对人或事情,选择以「正向、好奇」的态度去面对。

5.  「接纳」自己负向的部份,包括情绪、内在一切的发生。

6.   透过格言、故事、人物…来提醒与激励自己。

7.   在生活中,养成习惯在起床、睡前或心烦意乱的情况下,给自己五到十分钟「冥想」。

8.   连结自己的「信仰」,不管有没有信仰,相信宇宙存在着比我更高、更大的慈爱与力量。

9.   真心的照顾自己的身体(运动、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和睡眠)。

10. 照顾自己的心理需求(做喜欢、喜悦的事,如音乐、散步、长跑、读书、旅游…、和自己的内在小孩连结、对话。)。

11. 受到冲击时,找出一些时间「探索冰山」,包括各层次的觉察、接纳、了解、改变,觉察自己的应对姿态和情绪、接纳情绪、转化观点成正向、放下未满足期待、连结渴望、选择提升生命力、实践新的行动…。

12. 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对人或至少对在乎的人做到「一致性的表达」。

13. 透过原生家庭的探索,了解自己长久以来许多核心的信念与学习,放下已无法实现的未满足期待、已不适合的信念,将过去的苦痛、现有的限制转化为资源。

14. 透过「家庭重塑」,更深刻的转化与整合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提升自己的生命力,在萨提亚模式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是最核心的目标。因为当我们真心去努力,我们就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Q:老公只要醒着就会看手机(网页,聊天,游戏,小说),无论是吃饭、厕所、走路、乘车.……,最难以接受的是我和他说话时,眼睛仍旧离不开手机(觉得他心不在焉,不被尊重,以及影响谈事情效果),或是让他陪一会孩子时,时不时拿出手机(感觉给了孩子一个不良的示范,以及担心引起孩子对手机的好奇和兴趣)。我和他讲,但手机放下没两分钟又会拿起来。晚上等宝宝睡觉后,便是一直打网络游戏到夜里。我希望的情景是,可以和老公一起做些事情,也会有各自独处的时光,而不是现在这样,他全部时间都被手机和网络游戏霸占了。我知道形成现状是有他自身的原因和我的原因,那么请问我现在可以做的是,停止指责,还能做些什么呢?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要处理和伴侣的关系,可能要先回到自己身上。老公一直在玩手机,我的状态、心情是怎样的呢?先回到自己身上,看看自己,让自己回到高能量状态。现在,你一定有你的期待:你和他,他和孩子有一些很好的连接。如果这是你的期望,试着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这样的情景已经发生了,让自己在此时此刻体验它,先生把手机放下,跟你聊聊他的心情你的心情,彼此对望,手牵着手,站在一起。想象你期待的事情此刻正在发生,想象你的老公和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连接。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感觉下自己此刻的心情和状态,如果这样的方式会让你心情比较平稳,感受到爱与美好,这时候你才能试着与老公连接,试着去欣赏或感谢他良善的意图,一些很小的行为。任何一个小小的良善的行为,你都可以去欣赏。然后带着一种好奇:是不是工作中遇到挫折?用打游戏来缓解压力?还是往常的习惯?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度过时间?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猜测和他交流,要带着爱的感觉去交流,提供温暖的、正向的连接。要注意的是:我们先回到自己身上。

Q:老师好,我有一个7岁的儿子,上一年级,总是很小信,比如昨天跟我说想买乌龟回来养,我答应了,但是说遇到合适的就买,到了晚上就说我把他蒙了,特别着急的想马上拥有,晚上睡觉还为这个事情哭了,我说妈妈已经答应,你就要相信,安慰了半天总算睡了。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上次学校组织秋游,出发时间比平时要早20分钟,我提醒说早点睡这样才能赶得上班车,早上起来之后他也不看时间,就一直说肯定是迟到了,肯定是赶不上秋游的车辆了,很郁闷的样子,我又是一顿安慰,但结果并不会迟到,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答应的事他总是不相信,就是他总是不相信会有好的结果,有一次在小饭桌因为找不到帽子也哭一场,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自卑心理?但是他平时的性格看着又很好,很爱说爱表达,就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不知道我们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到他!

A:这位提问的是个妈妈,孩子状态不太稳定,我看到妈妈常常安慰自己的孩子,也有效果。我很欣赏这位妈妈,在亲子互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首先,怎么帮到孩子?先要找到自己的能量状态,我们的感受?有哪些观点?想要的是什么?先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的内在。试着调整自己,欣赏自己,信任孩子。孩子内在其实有很强大的能力。比如你的孩子很爱说,很活泼,这就是孩子的资源,是孩子能量好的状态。所以当他出现比较不安的状态,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能量先稳定下来,接触自己的感受,试着调整它,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在每一个互动或是独处中,通过想象做一些演练,提升能量,让自己爆出安稳自在的状态,去支持孩子。比如,当孩子很慌乱,你可以握着他的手,提醒他用眼神和你的眼神接触,好奇的提问他发生了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让他思考,开始对自己好奇,他就可以开始回观自己,他就会对自己越来越了解。通过提问调动自己的资源,让他有自主性,不会每次依赖你去安慰他。这个过程你可以常常做,多多练习,到后来,即使你不在场,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自己。

Q:天安老师好,我是三个孩子的全职妈妈,老公全权掌管财务,我花每一分钱都需要向老公要,近两年老公与我渐渐疏远,连拥抱都嫌烦,就在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我老公是同性恋,他和一个小男孩一见钟情并住到了一起,我的天都塌了,请天安老师给些指导,我该怎么办啊?

A:我可以了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很慌乱。在欧美、台湾,对于同性恋是抱持它可能是天生的,我们看作每一个生命,可能在不同的时候转化成一个状态,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情况。在心情上,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安顿自己。这件事情对你的冲击可能是在心理上你需要让自己站起来而不是去依靠老公,在经济上,你可能也要去思考你怎么做让和和孩子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同性恋是被接纳的,我建议你不要想去改变他,而是想象怎样在心理、经济上寻求独立或者另外的保障。建议平等的和老公交谈,寻找专业人士帮助你处理这些部分。过往微课:

〉齐家微课 | 砰然心动的时间整理-要事第一

〉齐家微课 | 如何在日常琐事中构建理想家庭

〉齐家微课 | 在现实生活中构建理想家庭

〉齐家微课 | 小改变大不同

〉齐家微课 | 有效沟通 让爱流动

〉齐家微课 | 自由、规则与界限

〉齐家微课 | 重回亲密关系第一讲


    关注 齐家盛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