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拖延症”吗?

 

我要为“拖延”正名!...





每当看到类似 《你中枪了吗?盘点拖延症的十大症状》、《一个有拖延症的人的日常心理,看看是不是你!》标题的文章后,相信大家都发现自己有似曾相识的症状,非常地“中枪”。事实上,你真的了解“拖延症”吗?你的某些行为真如你所认为的拖延症状吗?

“拖延症”:不是诊断名词,而是网络名词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不是医学名词,不是心理学名词,只是一个网络名词。我们应该称之为拖延现象,英文中对应为 Procrastination,取意为“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

该词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拖延症”虽不是学术名词,但“真性拖延”是有正版定义和限定标准的:后果有害且本可以避免的推迟。但很不幸,在广泛流传过程中,盗版定义比正版定义流传更广。很多人接受的定义,并非来源于一手信息,于是被严重误导了。

再加上人类大脑天然偷懒的属性(“认知吝啬”),使得我们很容易把一些合理的推迟,也错当成拖延,既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又产生一种被忽悠的错觉。
“拖延”真的是坏事吗?     
有人会说:“拖延症”一定是坏事吗?未必啊。有些事情我暂且不做,当我找到认为更合适的时候更高效地去做,不是更好吗?

就举我自己为例子,到我出推送了,我一直在想究竟出什么内容,挣扎了几天,到了截止日期依旧没有任何想法。有人说我这是“拖延症”,屏幕前的你也许也会怀疑:哎呀,你只不过是找借口、逃避责任罢了,别装。可我情愿你说我真“拖延”了,也绝不想上网随便复制粘贴出一篇低质量的推文了事。(我承认我的执着、完美主义又在作祟了...)

最后我想,就干脆为“拖延”正名写一篇推文吧,于是认认真真地花了一个下午去搜集资料,琢磨这篇推文,终于写好了。

因此,问题不在于“拖延症”是不是坏事,而在于,谁说所有的推迟(delay)都算拖延(procrastination)的?



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耽搁(推迟),但耽搁(推迟)(delay)并不一定是拖延症。                                                                               

                                                                             

在《战胜拖延症》(中文书名,出版社定名时已经把“procrastination”当“拖延症”处理了)书里,开头就强调“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耽搁,但耽搁(delay)并不一定是拖延症。”他在随后说,构成拖延的条件是:明知结果有害、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国外研究者Schraw、Wadkins和Olafson早在2007年就曾在《教育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上发表文章,限定拖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降低效率(counterproductive)、无必要(needless)、推迟(delaying)。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大量的推迟,它们或是有益无害、或是无可避免,这些都是合理推迟,完全不能叫拖延。

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推迟很敏感,敏感到推迟的当时就能意识到。在“省电模式”下(脑子懒得去深入地想问题),一个认知吝啬的人往往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推迟。然而这份推迟究竟算不算拖延,要看后果利弊,要看是否能避免。在“省电模式”下,几乎是无法准确判定的。

至于“本可以避免”,许多人也有错觉。典型的错觉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把无法避免的推迟,也当成了拖延,并开启自责模式

举个例子,很多同学都会对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列清单,有计划、有目标这固然是好事。但往往有些同学,每天完不成清单上的任务,就将其看成是“拖延”。事实上,当你预估每项任务的平均耗费时间,然后相加,你会发现结果往往超过你所预料的。

有时候依照这个结果,就算你不吃不睡,也无法完成,这怎么可能不“拖延”呢?
拖延的判定权,只能在当事人自己手中   
还有一些时候,后果“有害”与否,外人其实未必清楚。推迟的人也许有自己的打算,只是不愿告诉别人。而且,别人就算是判定清楚了,如果当事人不这样觉得,又能如何?我也特别赞同提出此观点的人,“拖延的判定权,只能在当事人自己手中”。别人也不好去加以干涉,至于具体的“战拖”,我也反对为别人而战拖,那样很少有效。自己真心觉得是拖延了,才有必要去分析去解决,他人怎么说也没用。
别再被盗版的拖延症概念误导了   
关于“拖延症”的词条,某知名百科曾经用过对的定义,至少曾在开头引用过这段:“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另一知名百科目前也还是这样的开头。

而后来,某百科为了建设所谓“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将“拖延症”词条列入“医疗名词”,并宣称“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实为误人子弟。

最后,希望大家对“拖延”与“推迟”能有所区分,拒绝被误导、拒绝被绑架!

参考文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29348/answer/51441202     高地清风


    关注 SCAU公管SUsecretar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