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思维和任务性思维

 

对于所谓的启发性思维者,他们会将任何一个启示与感悟当做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他们会越过那扇门,然后在那扇门后的新世界大干一场...



(一)

这个公众号一直在更新内容一些非常混乱,基本都是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关于人际沟通的、有关于内心感受的、有关于技能提升的、有关于思维方式的、有关于鸡汤的......基本上能够涉及到的东西都涉及了,不能涉及到的东西...也会想着去勾搭一下——没有什么唯一主题,如果硬要说有的话,那说成个人成长路上的认知拓展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今天我要讲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一个有可能能让人脱胎换骨的一个东西: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事情做得非常漂亮,而有些人只能把任务将将完成,而且有些时候,完成的质量...还不咋滴。

在正式开写之前我们先来看两段对话,感受一下把事情做得漂亮和将将完成任务两种情况的差别。

对话一:





..........

然后是对话二:



(其实我看完了特想笑)

(二)

对于着两种情况的差别我们一般人会把原因归于“人”,会趋向于认为这是人的态度原因,或者品格原因——这是非常容易得出的结论——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者说,这样的结论真的好吗?

归因谬误认为我们人类在找问题原因的时候会趋向于将一件事的原因归结到人的身上——一件事出了问题一定是某个人的问题,是某个人不行——更确切地说,是某个人的品格不行。(归因谬误是个特别重要的认知偏差,是我们思考时经常犯的一个毛病,有兴趣的读者一定要去搜索一番)

这么归因或许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看来这么做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弊端:这件事的发展到此为止了,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

当我们将一件事的原因归结于个人品质这些人性深层次并且基本不可改变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会认为除了换人着种方法之外再也没有将事情改善的可能性了——用我们日常喜欢说的话就是——是在是没办法啊。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面对事情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不是的,起码以《瞬变》这本书的观点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一件事的改变不需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改变它,你只是需要找到那些稍微一变动就使整件事情不一样了的环节,然后调整那个环节就行了。



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要把这个人的脑袋脊髓统统换了,而只是需要找到某些“低成本关键环节”,然后改变那个环节就行了。

借用书中的一个例子:

婚姻治疗师戴维斯的汽车打不着火了,她觉得车子需要里里外外大修一次,然后她就把车开到了专修店铺。不过与她想的正好相反,汽车修理师并没有将她的车大修一番,而仅仅只是把手刹松了一松——车就好了。

对于对话中的两种行为模式,我们也可以找到小成本可变环节,然后去改变那一环。

(三)

那这里的可变的低成本环节是什么呢?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会笑,因为这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词:思维方式。

老不老没关系,有用就行。

为了方便描述,我给两种思维起了名字。

我叫前者为任务型思维,我称后者为启发性思维。

这两种思维我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所谓任务性思维,就是放弃了对事物的求索,任何事情只需要应付得过去就行的一种思维模式。

所谓的启发性思维,就是出现一个新的东西就非得把那东西背后的世界搞个天翻地覆不可的一种思维模式。

任务性思维的本质是敷衍,启发性思维的本质是探索。

来个例子来帮助理解一下这两种思维之间的差别:

我在第二part中提到了一个认知偏差:归因谬误。同时写到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去查一查。

一个典型的任务性思维者的反应就是:哦,我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东西。

一个典型的启发性思维者会去搜索引擎搜索这个词的百科,然后是知乎,有机会甚至会去图书馆检索这个词——并且在将来这个词再次出现的时候去查看这个词再次出现的语境、背景。

(四)

那我们该如何来构建自己的启发性思维呢?

我有两个方法:

  1. 有一个启发思维的意识来监视自己,控制自己。
刻意练习认为,当你的意识全程监视自己并且控制着自己去做某一个动作的时候,那个动作会慢慢融入你的大脑里,换句大家熟悉的话——它会慢慢地在大量重复当中变成肌肉记忆。

我在练习跆拳道腿法的时候就用到刻意练习这个方法:

时时刻刻监督着自己——这只脚起的高度够不够,手放的地方对不对,身体偏离得是不是太多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直控制这自己往正确的姿势去贴合,不让自己偏离。

在大量的重复之后,这个符合标准的动作就被内化了,然后我的动作就变了标准动作。

启发性思维也是这么练习:

当你用启发性思维去监控自己的过程就是刻意练习——一遇到新东西出现的情况你的监控意识就会发出“警报”,提醒你要用启发性思维,然后自己做事的时候按启发性思维的要求去做——在这个新事物背后的世界大干一番。

渐渐的,大量重复之后启发性思维会被你内化。

2.总结、设计思维框架

刻意练习启发性思维有一个问题,即,一开始即使人们有了启发性思维的意识也不能在新东西背后的世界大干一番——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

就像一个人有了成长的冲动和激情,可是他并不知道接下来具体要做什么。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思维框架了,思维框架会让“大干一场”这件事变得容易起来。就像名师指路一样,有了思维框架的牵引你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做什么了。

当我们的思维被已经定下来的框架牵引时,我们想问题会变得更加简单——有地图的时候我们行路自然比没有地图的时候要省力不少。

比如一系列已经准备好的问题,就是一种思维框架。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来设置问题:

时间是什么?

地点是什么?

事件是什么?事件的流程如何安排?

人物有谁,谁做什么,谁负责那些事情?

注意事项?

可能有什么意外情况?

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那些我可以自己解决,如何解决,哪些我需要向被人寻求建议和帮助?

面对不同类型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思维框架,上面这个提问框架就可以用来帮助举办活动、做一个日常任务。如果是面对新知识我们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问题框架——阳志平先生就有一套“正反上下,古井中外”八字读书法则。

这个总结、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不需要着急,能想到什么都写下来先,日后慢慢修改就可以了。

思维框架你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借用别人的,但最好是自己去总结出来。原因有两个:

1.自己的设计的思维框架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是更加个性化,它能够最大幅度地贴合自己的使用要求。

2.因为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只愿意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别人给出的建议一旦遇到困难就觉得别人的东西不行或者放自己身上不行,然后就放弃了。


    关注 呐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