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道美食,延续一个物种——这美味可能将成为舌尖上永久的记忆!

 

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江湖又现高价鱼你猜到是什么鱼了吗?





清明前骨软如绵
清明后骨硬似铁江湖有价无货

你猜到它是什么了吗?


刀鱼,位列“长江三鲜”之首,其肉嫩味鲜,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 自古以来就是沿江城市的一道著名美味。今年高港区永安洲镇的江刀特许捕捞证只有22张,开捕期限仅1个月。目前,三两重长江刀鱼售价每斤超过5000元,不过由于捕捞量太少,往往有价无货。





渔民迎朝阳,编织新希望
早上6点多,在长江高港区永安洲镇段,渔民赵小英和哥哥赵阿宝各驾驶一艘柴油动力渔船,将12张流刺网撒入江面。6个人忙了3个多小时才捕了两条一两的刀鱼,不过100多元钱。可柴油钱就要300多元,加人员工资,算下来亏本。





忙了半天,捕到一条小刀鱼




小刀鱼,不值钱
与伤痕累累的双手形成强烈反差






刀鱼
真假难辨,搅动永安洲农贸市场
“前几年,一天也能捕个斤把斤,还不至于亏本。”赵小英今年56岁,是位老渔民。她说,风里来雨里去,双手满是裂痕,辛苦不说,这几年常常难有收获,不少人准备转行去打工。





江中垃圾多,整网要花几个小时
捕捞刀鱼跟着潮水涨落走,涨潮时下网,退潮时起网。下网时,得好几个人配合将渔网下到十几米深的水下;起网时,几百斤重的渔网要大家一起用力拉。赵小英想放弃这份祖业,但对刀鱼几十年的情感,让她内心很是矛盾。





渔民对刀鱼特许捕捞证情有独钟




江中运输船只多,渔民捕捞区域少




长江岸线开发快,渔民为生计忧虑




渔民到附近的船厂了解招工信息
长江刀鱼捕捞量逐年下降,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江口网具太多太密,过度捕捞;二是长江岸线大量开发,运输船只太多,捕捞区域越来越少。三是水污染严重,特别是无毒的含氮污水排放,导致长江水的富营养化,刀鱼产卵地遭破坏。





渔政人员登船宣传刀鱼捕捞的政策法规


小编后记:   

去年底,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长江刀鱼(学名刀鲚)榜上有名。一旦《名录》通过,等于宣告这道美味将成为人们舌尖上的记忆。虽然可能少了一道美食,却可以延续一个物种。

同为“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如今已通过人工养殖,实现资源再生,重新“游”上寻常家庭的餐桌,尽管味道不如野生,但毕竟可以留住一些记忆。目前,人工养殖刀鱼已能成功繁殖,但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等瓶颈的制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刀鱼必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届时,将美味依旧!
(图文转载于泰州日报)
江东明珠 · 美好高港
微信ID : 微高港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