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8平米的店卖2块钱的豆浆,年入3000万,单品爆款靠这三招!

 

在重庆有这么一家豆浆店,从1杯到1500万杯,卖豆浆卖成了“高富帅”,它就是“豆浆记忆”。...





温馨提示:关注后回复“宝典”即可免费领取《50本营销必读书+营销工具包》

作者:李东阳

来源:首席营销官(ID:cmo1967)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

一个产品的销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不销而销。豆浆正是一个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各个区域,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几乎都能寻觅到其踪迹。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其太常见,很多人也只是将其当成“小生意”来做。其实,小生意也有大商机。开一个豆浆连锁店,消费群体广泛,投资金额也不多,对于创业者而言,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不,就有人真的将一杯2块钱的豆浆,开遍80所高校,年收入3000万,成为高校食堂中的新晋“网红”。
1

1岁儿子带来的3000万机遇!

亚洲国家对大豆这样的传统谷物有着非常好的认知度。据统计,中国的豆浆市场无论从销量还是增长率来看,都是排名第一。可见,中国豆浆市场也是极具价值的潜力股,而未来校园市场将是豆浆的爆发地。
在重庆,就有这么一家豆浆店,一直专注于高校市场,从零业务到3000万,从1杯到1500万杯,卖豆浆卖成了“高富帅”。

它就是“豆浆记忆”。

如今,豆浆记忆已经在学校市场开满80家门店,面积最小的仅有8平米,只有一个店员,从清晨到晚上,只卖2元现榨豆浆,却硬生生将这么普通简单的豆浆生意打造成高校中“网红”。

豆浆记忆是怎样炼成的?那就不得不说起它的创始人——刘斌。

刘斌的创业,也是机缘巧合。2006年,他还不到一岁的儿子对牛奶过敏,为了能给儿子补充营养,他尝试着拿豆浆给儿子喝。几次尝试下来,刘斌发现儿子真的爱上了豆浆,也没有再出现过敏的症状。一杯小小的豆浆,便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心人眼里,处处都是商机。当时刘斌就想,豆浆的植物蛋白其实更适合国人的需求,做豆浆会不会有市场?
2

同样卖豆浆,卖3000万就靠这三招!

想到就做。凭着多年的经商直觉和决断力,刘斌决定开始卖豆浆了。

不过,豆浆毕竟只是没有太多特色的产品,如何从其他产品中脱颖而出,还是得费一些功夫。同样是卖2块钱一杯的豆浆,刘斌为何就能卖出3000万的营业额?

1. 发现机会,精准定位

要做那就做到最好。从一开始,刘斌就抱着做出品牌的心思。自然,先得给豆浆取一个名字。因为豆浆也是他与儿子甜蜜回忆的载体,刘斌干脆就取名叫“豆浆记忆”。刘斌说:每次一想到儿子,他更坚信,一定要做好豆浆的品质。

名字有了,但选定目标群体也是一个问题。通过大量的细分市场,刘斌发现,学生们更需要营养的早餐,而豆浆的平价属性正符合学生们的消费水平。
2010年,健康饮食的风潮推动了全国餐饮行业的变革,绿色、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饮食的首位。在刘斌眼中,这成就了他进入高校市场的优势。

刘斌说,做豆浆如果不能精准把握制作的时间和温度,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危险。为了保证安全,各大高校食堂都会把豆浆熬得比较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口感不好。既保障安全又满足口味,如果能做到,刘斌觉得这就是机会。

2. 专注单品,只卖豆浆的豆浆店

既然将安全和口味作为突破点,品质自然要做好。不同于那些打着豆浆的名号,兼着卖其他小吃的豆浆品牌,豆浆记忆从清晨到晚上,只卖豆类粗粮产品,店内打着豆浆的名字也只卖豆浆,不卖别的。

因为足够专注,刘斌也有足够的精力去保证品质和研究消费者需求。刚开始创业,刘斌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豆浆的原材料、设备上。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将产品做到极致,顾客自然会爱不释手。
每天凌晨4点,刘斌和店员就会进店准备,洗豆子、挑选、熬制等,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

此外,豆浆记忆还专门设立了产品经理一职,定期做市场调研,并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学习时间段研发不同的产品,确保及时发现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比如,燕麦米浆就是为那些赶时间不能好好坐下来吃早餐的学生而研制。从营养学方面来看,一杯燕麦米浆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刚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营养所需,让学生避免了只喝豆浆造成的消化不良的现象。此外,还有针对考试前的饮品核桃豆浆,针对女生生理期的红枣豆浆。

3. 合伙人模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所谓早餐,自然就是要早。为了保证新鲜,都必须当天制作。但制作豆浆的速度又比较慢,所以店员每天都要早早起床。而且,早期为了节省成本,许多店里只有1个营业员,大小事务一人独揽。

自然,离职率可想而知。
为了稳定下来,刘斌就想出来了合伙人模式。即将学校店委托给经过各项考核的店员经营,根据当月的营业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店员收入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一线店员最高的能拿到1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西南大学有位一线员工,为了卖出更多的豆浆,凌晨3点就进入食堂工作,因为天色太早,食堂是不开门的,她就偷偷爬窗户溜进去。

值不值得提倡另说,但员工的积极性,始终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大条件。

生活并不缺少商机,只是缺少发现的眼光。那些普通得被习惯性忽略的东西,或许就是下一个未开发的市场。

欢迎小伙伴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为李东阳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一律举报。想获取授权请加入小编微信(ID:zhuanzai007),加好友时备注 #转载#,小编会拉你进白名单群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