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刘雪莹:家乡的小鸡炖蘑菇

 

冬天的雪刚刚拜访了村庄,挨家挨户的院子里、树上、房屋上,每个角落都裹着厚厚棉花袄。从此到山边到远处直到微蓝色的天边,棉花袄在蔓延、蔓延。东北的雪是冻骨的,同时也是肃穆的。...



家乡的小鸡炖蘑菇






我是一个来自东北的女孩,东北没有长江流水,没有婉约柔情,但是家乡有她地地道道的东北菜、肃穆冻骨的雪。

一提起东北,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们坐在火炕上,宾朋好友围坐自家做的四方木质炕桌一圈,面前的桌上摆满了大盘菜肴与大杯的56°白酒,大嗓门高盛唠嗑¹和欢笑。来到皖南,同学好友都问我是不是能喝酒,东北人是不是都特别能喝酒。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东北人特别能喝酒特别豪放其实只是在电视里夸张了的、在人们的传颂中夸张了的。不是每个东北人都特别能喝酒,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高声说笑,当然也不是每个东北人长得十分健壮。就比如说我的性格我的体格。之所以称我的家乡在东北并不是具体到黑龙江或者吉林又或者是辽宁,那是由于我自小就在东北漂泊,东北三省中不管在哪个省都待过住过成长过。但是我并不喜欢东北。也许是我小时候在家乡并没有好好理解我的这位东北母亲。只是来到皖南这里的我许久许久没有回去,才慢慢真正开始懂得这位母亲,在想念中慢慢地沉淀下来浓郁的感情。

来到皖南,我再没有见过和吃过十分正宗的家乡菜肴。首先这里东北菜的菜量就不过关,这里的菜量正好是家乡的二分之一,虽然家乡饭店的盘子只是比这里大一点。而且想必大家都知道东北有道赫赫有名的养生菜,就是小鸡炖蘑菇。说它养生,因为食材都是土生土长很安全又绿色。“小鸡”不是特别小,而是自家要用玉米面和稻糠²养了半年的农家大土鸡。蘑菇是秋天到大山里一棵一棵放在篮子里提回来的。养小鸡的过程是最有趣的。孵小鸡需要28天,破壳不久的小鸡仔儿毛茸茸的,长得非常可爱。有时候在集市上也可以买到小土鸡。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就在路上看见自己家养的一群“小毛球”在草丛里叽叽喳喳的叫着,它们都认得我,有时候我放学回来它们看见我就一群朝我跑来,有时候还会成群结队地跟着我在后面,我到哪里它们就去哪里。那时候我们还很小,大人们去山上劳动常常不在家,我就和妹妹一起逗小鸡仔儿玩。因为我和这群小家伙早就“混的很熟”,它们一点也不害怕我,手伸出来,它们嫩黄的小嘴直啄我的手指,一个不留神它们还会跳在我的手心里,轻轻的暖暖的;还有时候它们更淘气,飞到我的背上趴着,只要我不站起来它们大概会睡醒了再起来吧?哈哈。小鸡慢慢地长出成熟的羽毛,和它小时候就不一样了,比如小时候是黄色的羽毛长大了就变成白色的,还有的会抽出花纹的羽毛样儿来,很漂亮。它们每天的食物就是玉米面和稻糠用淘米水搅拌成的食物。这些食物让长成的母鸡产的鸡蛋蛋黄很大吃起来又很香。记得上学姑父每天早晨就会特地为我煎蛋带着,不过一只鸡蛋就可以煎成金黄的蛋饼,上面铺着白绿相间的葱丝,加上白白松松软软的大米饭装进饭盒里,那是我最丰盛美味的午餐了。


秋天到来,小鸡已经长得半大,不是在院子里就是在干草堆上扑打翅膀相互追逐嬉戏。秋天第二场雨过后,姑姑常常准备一个大篮子去山林中采蘑菇。有时候我也去,不过是提着小小精巧的篮子——玩耍。我和姑姑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头上系着大头巾,可以把半个脸和脖子都盖起来,省得森林里的飞虫叮咬。我们穿着专门上山用的胶布鞋,踏在松松软软的草地上。每次我会在林子里彳亍,因为花开的很美,草也形状形形色色的长得好看罕见,不知不觉留恋起来,我就完全忘记采蘑菇这回事情。我喜欢一种蘑菇叫做松树伞,它是像降落伞一样形状的蘑菇,嫣红偏一点黑色,只有在松树林里才可以看见。不过松树伞很稀有,碰见它们的“部落”概率只有十分之二三,这种蘑菇很昂贵,每次晒干只卖几两就能赚几百块钱的银子了。它吃起来什么味道我没尝过,因为每次它们都是用来卖钱的,姑姑把这些钱留下来给我们姐妹们买书看或者买一些学习用品。常采来吃的蘑菇叫做“粘团子”。这种蘑菇长得很可爱,大大小小形状也不一样,小的菌盖像个钉子头儿,圆圆的,连着白色壮壮的茎;大的就是四分之一手掌般的菌盖和一条细的白色的茎。“粘团子”很好玩,它的菌盖上有一层黏黏的皮包裹着,采回家往往要把它的那层粘性保护膜剥掉晾干。有时候蘑菇长得太大不容易干,就把它们切成薄厚均匀的片放在瓦上,在阳光下晒着。采蘑菇其实是件很苦的事情,因为姑姑有时候很因为走很远的路脚被草间露水打湿一直浸着,回来会发肿;而且也不是戴上头巾裹得严严实实就可以避免蚊虫叮咬,姑姑的后背上总是要我擦搽些药膏来抑制那些红肿的痛痒。可是她仍然对采蘑菇乐此不疲,也常常和邻居阿姨们分享自己采蘑菇的乐趣。


冬天的雪刚刚拜访了村庄,挨家挨户的院子里、树上、房屋上,每个角落都裹着厚厚棉花袄。从此到山边到远处直到微蓝色的天边,棉花袄在蔓延、蔓延。东北的雪是冻骨的,同时也是肃穆的。一声鸡鸣划过长空,天亮了起来。也许你没见过就永远不会知道,那时候的雪尤其刺眼,叫人睁眼困难,怕是被晃失明了似的。冬天是辛苦一年了的农民们休息的时节,也是一年中农民们开始做规划的时节。这时候家家有时间走走亲戚、探探好友,也总会带些这一年的特产,哈哈,比如说谁家的鸡蛋好啦,豆子丰收啦,蘑菇采得多啦都拿出来互相换一换尝尝鲜。每次冬天家里来了贵客,姑姑就会做那道美味养生菜——小鸡炖蘑菇来招待客人。养了大半年的鸡,跑了远路又汲取太阳精华的蘑菇,再加上东北劲道的粉条,都是弥足珍贵有营养的食材。浓汤慢炖一个半个小时,直到鸡肉鲜美丝丝入味再加上洗干净的蘑菇和粉条再炖半个小时,这么慢工出细活的菜肴想想都流口水。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热腾腾的饭菜摆了一桌子。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热络³,一年的辛苦辛劳突然都变成惊喜,跳在每个人心尖上,散在每个人的笑声中。

小鸡炖蘑菇在家乡是一道最平凡而又地道的菜,它就像东北的情怀那样,是一种粗犷里藏着的细腻和温馨。品了才营养。



作者注:

1.唠嗑:东北方言,聊天

2.稻糠:稻子磨成米后会与稻壳分离,稻壳磨碎成稻糠

3.热络:东北方言,热闹温馨的氛围
(《季节风》

2016.06

总第69期)


作者简介
刘雪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1994年生,现就读于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在大学两年中是一名各个社团的活跃分子,能书会画,略有才气。现在潜静修养身心,愿成为一个蕙质兰心的姑娘。




微信:jijiefeng2016



微博:季节风文学杂志



遇见      季节风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关注 安庆师大季节风编辑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