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茶经】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

 

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



《茶经》三之造


上一期的【细读茶经】茶有千万状,三花读到了“……此皆茶之瘠老者也。”,今天我们继续细读接下来的内容~“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从茶的采摘到封装,共需七道工序。 从胡人靴子般的皱缩状,到经霜荷叶般的衰萎状,分八个等级。下等的鉴别方法是把光亮、黑色、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次等的鉴别方法是把皱缩、黄色、凹凸不平作为好茶的标志;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既能指出茶的妙处,又能道出不好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则光润,含茶汁的则皱缩;隔夜制成的则色黑,当天制成的则色黄;平整是因为蒸后压得紧,凹凸则是顺其自然。这是茶与草木叶子共同的特点,关于茶好坏的鉴定,还有一套口口相传的秘诀。

坳垤:高低不平,这里指凹凸不平的茶饼的表面。

纵之:敷衍了事。

否臧:善恶。否:恶,坏;臧:好。

唐代的饮茶风俗,以蒸青团茶为主,按品质优劣分为八个等级。这八个等级依次是:胡靴型、牛臆型、浮云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圣、霜荷型。胡靴、牛臆这两种是优质茶中的上上品,而竹撬圣、霜荷型两种则相对粗劣。

宋代的团茶里开始创新性地加入各种香料,这其实起到了“夺茶之真味”的反作用。有些人喜欢香味浓的茶而有些人则喜欢清淡自然的茶。毕竟,茶,健康好喝才是硬道理。

往期【细读茶经】回顾:
《茶经》一之源
【细读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细读茶经】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细读茶经】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细读茶经】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细读茶经】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茶经》二之具
【细读茶经】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

【细读茶经】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细读茶经】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

【细读茶经】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细读茶经】规,一曰模,一曰棬。承,一曰台,一曰砧。檐,一曰衣。

【细读茶经】芘莉,一曰嬴子,一曰篣筤。

【细读茶经】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细读茶经】扑、焙、贯、棚

【细读茶经】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毂皮为之。

【细读茶经】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
《茶经》三之造
【细读茶经】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细读茶经】茶有千万状
最后,请多多关注我们哦~
三花在这里祝大家,健康!开心!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_^


    关注 野路子也有春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