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 跟投「神器」如何让公司高管与员工陷入激烈内战?

 

「并不是什么和公司共患难,你不要太天真。」...





晚上好,又到一勺言专属深夜发文时间。

今天和几个朋友聊天,聊到一件严肃的事情:跟投。

先谈谈我以前对跟投的理解。

自从万科把「跟投」机制最高调引入房地产行业以后,我一直认为,强制跟投既是地产公司激励人心、创造规模与利润的利器,也是高层对基层行为脱靶、动作变形的隐形监控器与刹车机制。

前者是大家喜欢对外说的,后者是各自心照不宣的。

在跟投推出后的两年内,我们目瞪口呆地看到,碧桂园把跟投制度发挥到极致水平,为它在数年内成为宇宙第一销售额房企立下了汗马功劳。看到这种局面发生,地产20强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跟投版本,希望复制碧桂园速度。

在这种局面下,我称呼跟投为「地产大神器」,应不为过。

只是,在大家纷纷吃肉的时候,我们更多看到这枚神器高光伟的一面,却忽略了它潜在的另一面,「你不要乱拿地哦,赔钱了算你自己的」。

今日一聊,意外发现,环境X因素变化了,很多大企业的跟投正在发生扭曲。

严肃地说,跟投对公司加杠杆的「反噬作用」已经出现了。

如今,在很多城市公司,因为限价令的出现,公司高管面临一道十分纠结的选择题:卖还是不卖?

这真是一个难题。卖,意味着接受限价,当初跟投启动时的价格与收益测算可能统统不算数,要重新来过,甚至发生亏损;不卖,意味着等待政策闪出缝隙,但公司对项目的现金流回笼周期就会发生大调整,一举影响到跟投资金的退出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大员们心知肚明,公司高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开始激烈拔河。

目前看,这是一道直击人性的单选题。

在限价令模型下,跟投对正常经营管理的反噬,在限价令当道的一线城市最为明显,在部分强二线城市也很有存在感。

在限价令笼罩的上述地区,一些大公司项目的开发利润都被限价令卡住了——你的售价是被确定的,却达不到你的预期。财务成本越来越高,那么,你的利润自然也被打薄了。

以北京为例,地价动辄四五十亿元,拿地后,开发商每天光支付利息就是一大车。限价令之后,在陡增的成本下,北京的项目资金利息已经成为成为一个吞噬利润的无声机器。

在限价令没有那么严格之前,不少民营开发商会选择死命扛,拿时间换空间,赌未来限制条件的改变,变相发出不接受限价的姿态。

这种心理也很普遍,为公司保住利润嘛,可以理解。它一般在老板强势主导的公司比较多。

老板不乐意,愿意等,职业经理人也没有理由拒绝,也不用承担责任。

龙湖在上海的天璞项目就扛过一段时间,但是结果嘛,变化并没有按预期中来,所以你懂的。

但是,限价令的严格执行,让上述画风迅速发生了改变。改变的动力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跟投员工与高管心中猎猎作响的呼声。

这就是我要说的反噬作用。

在限价令之下,很多一线城市的跟投反而加速了公司销售的速度。原因很简单,员工都想落袋为安。


毕竟,很多人长期跟投,安排好了自己的资金计划,甚至自己给自己加了融资杠杆。

大家拿出100万投入不同项目,每个月都算到账多少,然后去还房贷或其他必要开支。家里还指望跟投的钱回款,如果公司高层不接受限价,坚决不卖,干等着。这怎么行?

卖便宜点就便宜点好了,不就是公司少赚点么?大家的身家可都在里面呢。甚至有人想的是,赶紧先拿回本金再说。

「并不是什么和公司共患难,你不要太天真。」朋友说。

地方的这种博弈心态也影响了高层的决策,更不必说,许多公司高层自己也深陷其中。

在房企里面,地方的声音很重要,因为公司管理层和员工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业绩发动机在地方,你如果是中高层,更加不能不考虑地方的感受。

于是,过去一段时间,限价令和跟投笼罩的地方,不少公司都妥协了。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苦等,死扛,而是接受眼下的局面。

这导致本意是动员全体员工「开源节流」的跟投制度,现在却开始反噬公司本身。利润首当其冲,其次是对基层士气,造成大规模杀伤。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限价令如何让大公司的决策发生了扭曲的故事,不如说,这也是跟投制开始左右人心的故事。

现在,我想知道的是,你们的公司,都发生了这样的反噬与扭曲了么?


我们可以在留言区,聊聊无奈与妥协,坚持与幻灭,以及雄心壮志。

换一种角度看跟投:你站在哪一边?

——END——
听说央企保利地产,刚刚内部已经出台了跟投细则。国企军团出台跟投制度,向来罕见,个个都是大事。如果你有,欢迎你向董小姐踊跃爆料。

必有感谢。

我是董小姐 
微信号Gerda0811
加好友请注明就职公司与职位
敬请理解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前文阅读提示:

一勺言 | 王健林仍站在拳击台的中央

一勺言 | 谈谈GDP缩水之后的致命楼市逻辑


    关注 一勺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限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