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香食话〗大白萝卜

 

席间有朋友即兴将此菜命名“上床萝卜”,取“上床萝卜下床姜”之义,字面别致又尽得养生之旨,众人无不叫好。...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耘香食话”,更多美食分享呈现

阮麟翔/文


《诗经•邶风•谷风》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诗句。葑乃蔓菁,就是大头菜;菲即莱菔,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萝卜。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知萝卜之美,劝告人们不要因其叶不扬而忽视根茎的美味了。

能入《诗经》的植物,通常原产我国。萝卜在古代又称雹突、紫花菘、莱菔、芦菔、罗服、萝菔。史上萝卜名吃非“东坡羹”莫属。苏轼《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谁知南粤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东坡羹”其实就是将萝卜、蔓菁等茎块捣碎,加上研碎的白米,烹煮而成。“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东坡羹颂》)

今人常见的萝卜有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和心里美等。在南方,小时候我认识的萝卜只有大白萝卜一种。那时,这可不是我喜欢的食物,总觉其味辛辣而怪异。不过,做成下粥的咸菜,辛异味尽除,却是不错。

我的故乡白州,萝卜腌制成的咸菜品种众多,以颜色来分有白、黄、褐、黑等,滋味各 异。最奇特的是黑褐色的,当地人称为“萝卜腩”,做法繁复,需将萝卜连叶晒软,铁锅铺上竹垫,将去叶后的萝卜摞在其中, 上加粗盐熬至出水, 适时翻转, 熬上整天方成。若非带叶晾晒,萝卜久熬会烂。“萝卜腩”有股特殊的香味,可现吃,但人们更喜欢晒干了收藏。与五花肉炖,肉没出锅已荤香四溢,吊足老饕胃口。



我真正喜欢上萝卜,是到广州求学之后。上世纪80年代,广州宾馆旁的骑楼下,有一档牛杂摊,经营者是一位老婆婆,其牛杂以咸甜辣香和味而成,汤汁浓郁,牛杂鲜香,曾获广州美食节金奖。每回上街,我都尽可能绕道来到摊前,吃上一碗和味牛杂萝卜方才心满意足。此小吃值得称道的是作为牛杂陪衬去膻腻的白萝卜块,在熬制过程中尽吸牛肠、牛膀、牛肺等牛杂释放的百般滋味,清甜间混杂荤香,耐人品味。此小吃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

宋人汪信民语:“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藏”。话虽如此,作为菜根,萝卜以其解膻吸味之功,通常只能成为烹制肉荤的配料,难成筵席之主。不过在蛇口海上世界的大蓉和,我倒是有幸品过一道萝卜唱主角的养生大煲。此菜式拼盘考究,底垫筒骨,绵软的萝卜叠附其上垒成丘状,色泽金黄,顶缀数点葱花,颇有“形如淮扬,色及苏杭”之精巧。举箸而食,萝卜入口即化,了无渣质,滋味绵长,甜里回鲜,令人拍案叫绝。大抵宜口的萝卜,出处必有讲究。按李时珍的说法,“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坚而辣。”叫来店家询问,果然选用的是空运而来的东北萝卜,用江西煨瓦罐汤的做法,煨上四五小时,萝卜尽吸筒骨胶元,难怪鲜美如斯。席间有朋友即兴将此菜命名“上床萝卜”,取“上床萝卜下床姜”之义,字面别致又尽得养生之旨,众人无不叫好。
2014年6月5日
(原载2014年8月12日《深圳商报》)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原创回顾:

1.大味至简

夜来花香

茨菰的格调

苦瓜是个好同志

简约如咸鱼

南国菱事



大白萝卜

茴香

荸荠之道



2.八桂风物

桂林米粉

酸野

南越鱼生

壮乡三月乌饭香

沙田柚的前世今生

古镇的蕉叶糍

外婆·古镇·粉利

龟苓膏

3.四方食荟

昆明的菌食

愚神唔食猪头肉

林芝有道石锅鸡

草原柳蒿香

“臭美”苋菜梗

汤水龙岩

万山群岛那些美食羽片

台湾卤肉饭

1988,封存在西安的肉夹馍记忆

骨子里的江湖记忆

拉肠的诱惑

古井烧鹅

4.乡里乡吃

故乡的下粥菜

白州的粥

故乡的野菜

白州的米粉

白州的籺

失落的“青龙”

禾是故土香

白切鸭

故乡的滋味

乡味尤豉膏

5.零碎时光

云溪炒螺

冬夜里的艇仔粥

当蜗牛来自法国

土煨白薯

苏芳园蛋糕

云吞

老胡的冰凌小店

糖水之润

6.四季味道

舌尖上的立夏

清明之粿

横州的粽子

夏日品蟹

腊月里,那阅尽风霜的肉

可使居无竹,不可食无笋


    关注 耘香食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