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孟母三迁背后的真相

 

孟母三迁故事中的若干疑问。...

典故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故事中,有很多疑问。

比如,孟母为什么下这么大的本?

爸爸去哪里了?

孟母三迁是租房还是买房?

为什么不是一迁,而是两迁,而是三迁?

孤儿寡母靠什么生活?

古代还没有免费教育,不是你想上就能上,要花多少钱?钱又从哪里来?

……

回答完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孟母是古代的虎妈,虎妈之所以虎,皆因望子成龙 。孟子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国职业经理人,不叫孟总,叫孟老师。
天下母亲皆望子成龙




孟母                  虎妈
孟老师在齐国当国卿的时候,年薪是10万钟粟。10万钟粟是多少钱?



根据《管子》的记载,在春秋时期,齐国一百亩田的粮食产量为二十钟粟,那么,十万钟粟相当于50万亩耕地一年的粮食产量。

如果换成银子呢? 《管子》又记载:十钟粟可交换成一镒黄金,一镒相当于二十两或者二十四两。十万钟粟就是二十万两或二十四万两黄金。

先秦时期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4克到16克之间,十万钟粟至少相当于300万克黄金,如今的黄金价格为每克300多元人民币,那么十万钟粟相当于9亿元!

孟老师的真实收入可能没这么高,但有很多很多钱,那是肯定的。

孟母三迁是古代版的鸡汤故事,三迁成就孟老师年收入千万。

孟母是一位优秀的母亲。爸爸去哪儿了呢?

据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孟老师三岁丧父;二是孟父为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

两种说法最后的结论是,在孟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和孟父失联了。

失联后,孟母和孟老师的生活怎么解决?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倒是从三个事上可以反推孟老师一家的经济条件。

一是孟母一迁的时候,住在坟地附近。能够在坟地附近,说明孟老师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二是孟母断织。

史书上记载,孟老师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老师(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母说,现在荒废了学业,就跟织布为生一样了。这说明孟家的收入来源很可能主要靠织布卖布。卖布的收入当然很有限。

三是“孟母不欺子”的故事能佐证这个结论。

孟老师小时候,看见邻家杀猪。孟老师问孟母:“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说:“想给你吃。”马上孟母就后悔说错了话,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这是胎教。现在孟子刚有知识我就欺骗他,是在教他不诚实!”孟老师的母亲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来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孟子。

孟母为什么后悔?因为兜里没钱。

这也恰恰说明孟老师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苦,凤凰男出身。

苦到什么程度?来算一笔账。

农民家庭的开销主要是两大项,一是吃饭,二是穿衣。

先说吃饭。假设一个农民一天消耗六两粮食,那么一年365天,就消耗109.5公斤。按照一石粟价三十钱的粮价,就是3285钱。

再谈衣服, 根据战国初年魏相李悝估计,当时农民每年衣服费用是三百钱。

这样扣除基本的主食和衣服开销,一个单身农夫在正常年份,一年大约能结余280钱。当然这只是很初略的估算,各国除了田税还有户口税、人头税等其他税种。农夫还需要去城市购买必要的农具等生产原料。最后结余下来的积蓄,肯定会大打折扣。

上学是要交学费的。学费是多少呢?

这一点史书上倒是有明确记载,10条腊肉。虽说孔子有教无类,孟老师的老师又是孔子的孙子,但该收的学费还是要收的。孟子曾经说过,他那时候,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所以,10条腊肉对于孟母来说,是笔很大的天文数字。

史料上也并没有记载孟家有意外之财。

讨生活要钱,搬家要花钱,上学更要花钱,孟母三迁的背后,钱从哪里来?先秦时期,孩子上学在8岁到15岁。也就是说,孟老师还小,不能养家。家中的收入唯一来源就是孟母织布。

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细节。

孟老师的父亲是个读书人,才高八斗。在先秦时期,能上学就说明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地产大哥考证后发现,孟父虽然失联,但失联前却给孟母留下一句话: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有一祖宅,予吾儿。

历史上重大的谜终终于揭晓了:孟父怜子,给孟老师保留下一处祖宅。

用自媒体“地产营销人”的话讲,就是学区 + 居住 + 投资 =人生赢家,而且是学区现房。孟母赌气不居,导致三迁,但最终还是选择孟家的祖产,成就中国历史上照耀千古的伟人——孟老师。

放眼北京,到哪里去寻找培养一代圣人的居所?好学校又在哪里?最好的学区房又在哪里?

毋庸置疑,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师大二附中头顶金字招牌,蜚声海内外。其中,北京四中为例,升学率100%,重点大学90%以上,一半考入清华、北大。而且,它们皆同处西城。所谓西贵,因学校而贵。

如果不能象孟老师那样有祖产,只能买新房。

但是,西城区已经10年时间没有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了,上一宗住宅地块还是在2006年4月出让。其中,在售楼盘西单•上国阙项目报价已高达15万/㎡。

2016年的最新统计显示,西城区商品住宅整体成交均价为80619元/㎡,西城的存量住宅仅有287套。

居北京不易,居北京学区房不易,居北京最好的学区房更不易。

吐血推荐: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项目,处西城,西二环天宁寺桥西500米。周边学校教育资源丰富,片区学校包括北京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周边还有包括实验幼儿园、三义里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等多所公立幼儿园,八中、十四中、十五中、六十六、五十七中学、广安中学、公安大学、音乐学院等多所学府。

这是一处北京罕见的“公园地产+高品质+现房+学区房”,主力户型是50-90㎡的一居、二居。





案名最后揭晓,它叫玺源台,仅80套。


    关注 地产大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