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领悟东方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大学》以“大人之学”开其首,以“义利之辨”束其尾。通篇之论,无非“心、性”二字,圣贤千古道统之传承,亦无过...



《大学》以“大人之学”开其首,以“义利之辨”束其尾。通篇之论,无非“心、性”二字,圣贤千古道统之传承,亦无过于此。此为修身慎独之根本,内圣外王之津要。苟能发明之并恪守之,则不辱先圣,无愧来者,“三纲八目”必大备于天下也。



有一个在古代印度很流行的佛教故事是这样的:



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规模宏大,有藏书九百多万卷,为古代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西游记》里的唐僧——玄奘在此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佛法多年。



那烂陀寺有一任寺主叫那若巴(1016-1100),他几乎精通所有的佛教经典。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很老又很丑的妇人。

妇人问他:“你能理解经典的文字吗?”

那若巴说:“我当然能理解。”

妇人非常欢喜,又问他:“那你知道这些经文背后的真意吗?”

那若巴说:“我能知道呀。”

妇人闻后悲伤地说:“想不到名扬天下的那若巴也会骗人。”

那若巴慌忙问妇人:“怎样才能彻悟经中真意呢?”

妇人回答说:“你必须切实修行,如此方可实知经文背后之真意。”

那若巴不愧为一代宗师,马上辞去寺主一职,潜心修行去了。若干年后,当他证悟成佛时再来看其先前学习过的佛家经典,果然句句文字背后,皆有诸多深意、妙意在焉。



被称为当代新儒学三圣之一的马一浮(1883-1967)先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泰和宜山会语》)此基本观念,马先生于别处也多有重申:“古人之书固不可不读,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问学私记》)“向外求知,是谓俗学;不明心性,是谓俗儒;昧于经术,是谓俗吏;随顺习气,是谓俗人。”(《尔雅台答问续编卷一•示吴敬生》)

不仅当代儒圣马一浮先生于平生之中一再申述“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这一基本观念,当代儒家三圣之余二圣——熊十力(1885-1968)与梁漱溟(1893-1988)等,论道劝学无不如是。我们的整个东方传统文化,圣贤言教,无不是经过长期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才能切实领悟其真意。



儒家“一以贯之”之仁学,尽心知性以知天的成德之教,皆自圣贤之真实人生中体证而来,皆为圣贤本有心性真实无伪之呈现。

任何一位学者,就算精通所有与儒学有关的概念、名词和术语,如没有经过切实地修证和涵养,也不可能彻知儒家经论和文字背后之真意。学统毕竟不同于道统。必须将《大学》之三纲八目消融于自己身心性命之中而体证之,践行之,涵养之,方能获得诸般之真实受用,此即儒门所谓的“为己之学”。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篇》)“知(智)及之”者,学术也,学统也。“仁守之”,发明心性,体证道德之谓也。至圣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仅仅是“知及之”,即仅仅是学术、学统而无体证,结果必然是“虽得之,必失之”。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必结穴于“笃行”,此可谓终极之教也。



是故,学者于此务必深切明察而后已。


    关注 中国好习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