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接“谷雨” 四月跟着中医专家学学“祛湿”妙方

 

4月有清明、谷雨两大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有清明、谷雨两大节气。每到这一时期,淅淅沥沥的春雨总是绵绵不绝,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导致人体内湿气变重,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感觉不舒服,会出现乏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腹胀、肢体酸痛沉重、小便混、大便不爽、身上有湿疹、女性白带增多等各种表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唐华燕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些表现在中医认为是湿邪入侵所致,湿邪是六淫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属阴邪,性质黏腻、重着,湿重者舌苔厚腻,脉象多为细脉、濡脉等。

“祛湿”攻略
中医认为“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唐医生提醒,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尤其是脾虚湿气重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祛湿呢?

1.饮食方面。

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而现今吃的多为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长期如此便会损伤我们的脾胃。中医讲脾主运化、脾受损则水湿不运、水谷不化,就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一段时间的清淡饮食,少吃冷饮,多喝温水,不宜喝浓茶、咖啡。

2.控制体重。

肥胖容易引起水湿蓄积,故肥胖者更易出现“湿重”、“湿困”表现,如:精神倦怠、全身酸痛。建议早睡早起,少熬夜,熬夜会伤精耗血。要多运动多晒太阳,控制体重。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也能促进身体器官运动,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药物方面。

中医治疗主要以补益气血、健脾化湿。所谓药食同源,平日生活中人们爱吃的红豆薏米粥既有很好的祛湿功效,或选用赤小豆煮粥更能增强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的作用。其次还有山药、玉米须、冬瓜皮、白扁豆、芡实、马齿苋等也都有祛湿、消肿的作用。

如果湿邪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药材,如上述提到的山药、白扁豆、玉米须,这些药材有湿邪的人可以祛湿,没有湿邪的人也可以健脾,起到预防湿邪入侵的效果。
推荐泡脚妙方
除了服用中药外,唐医生还给大家推荐了一个“祛湿”的泡脚方子——三仁汤泡脚。

材料:杏仁6克、白蔻仁6克、生米仁30克、法半夏3克、猪苓9克、白术9克、甘草6克、茯苓20克。

方法: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汁泡脚。

主治: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最后,唐医生强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祛湿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如果是阴虚内热,如患有干燥综合征者是不宜祛湿的。

专家简介
       唐华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风湿病的诊治,尤其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方面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关注 健康财富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