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信念溯源法(原创)  4、超越恐惧

 

当你知道【信念创造自己的实相】的创造原理之后,你就会理解,是自己局限的信念造就了自己局限的现状。...



文 | 流火  2014-02-13

为什么要超越恐惧?

当你知道【信念创造自己的实相】的创造原理之后,你就会理解,是自己局限的信念造就了自己局限的现状。而其中,自己恐惧的事物,其实就是最限制了自己的地方。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被困在某个地方、动弹不了的时候,其本质是因为你既害怕前进,也害怕后退。

但即便你还并不理解这一点,如果你真的愿意去觉察自己情绪的来源,你也会发现,是自己的想法造成了自己的苦恼。比如内心有个目标,达成时会欣喜万分,失败时自然会沮丧低落。

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了防御这些看不见的恐惧野兽,已经建立起来了庞大的防御系统,或退缩,或对抗,或掩盖,或伪装,或取悦。这些五花马门的、一层层的防御盔甲,已经给我们的身心戴上了层层枷锁,我们的防御工程,已经变成了禁锢我们的主人。

所以,觉察的目的,就是反向猜谜的游戏,以此来揭开自己内心黑匣子的秘密,放下一层层不再需要的重担。

当然,如果我们万事顺遂,通常我们也想不到要去觉察。有什么必要呢?一切不都是很好吗?何必多此一举,去玩什么猜谜游戏呢?

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经常苦恼重重,又经常力不从心,常常觉得是外界环境、外界生活的受害者,必须处心积虑、苦苦去应对外界的挑战。

所以,这时候去学习觉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当你认识到【信念创造自己的实相】的真相之后,根本的祝福就是,你完全可以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你拥有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你完全可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生活!如果当前的生活还不满意,那本质的原因,是你还不懂得利用自己的资源或宝藏,是你还拥有局限的信念、彼此矛盾的信念。

只要拆解掉这些局限的信念,把矛盾的信念理顺,你的生活自然就会越来越顺畅起来。

这也就是我们拆墙的意义。不是说我们要放弃所有的信念(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是急于求成,为什么那么着急呢?你在害怕什么呢?所以你看,每个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害怕作为驱动力),因为这也是不可能的,只会从一个不平衡进入到另一个不平衡。所以拆墙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而是从自己当前的生活入手,逐一觉察眼下自己最局限的信念,从而将其拆除。

为什么选择以超越恐惧为切入点呢?

为什么选择恐惧,而不是以诸如超越评判、超越沮丧等等情绪为入手点呢?

因为刚才说过,首先,恐惧是最局限的信念,在生活中给人的压力最大、驱动力也最大。

为什么我不是很认同巴夏的“跟随兴奋点”呢?因为如果你还有很多恐惧的话,那么最大的兴奋点,肯定是去应对与解决你目前最大的恐惧。巴夏也说过,这时候与其说是【兴奋】,不如说是【焦虑】。所以,在还没有真正学会辨识什么是兴奋,什么是焦虑之前,先学习去觉察自己,可能是更好的方法。所以,我的看法是,觉察是最重要的方法。学会了觉察,即便偏航,也能及时发觉,从而去纠正。同时因为能够觉察,就会察觉到自己当下需要学习什么,从而驱动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学正确的东西。而反过来,如果不会觉察,只一味学习某个技术,那么即便有问题也难以自知,除非进入了死胡同,让生活给自己一个大教训,才有机会幡然醒悟。

其次,也正因为恐惧给人的压力最大,所以只要你愿意去面对自己,就会发现它最显眼、最容易觉察。



最后,根据我的经验,除了最醒目的那种恐惧之外,其它林林种种的模式和情绪,只要去细细觉察与一步步追踪源头,最终的基点,无一不是恐惧。也就是说,恐惧经过了种种变装,变得越来越细微、越来越隐蔽。而诸如沮丧、自卑、自大、评判等等种种情绪,无一不是建立在应对恐惧的种种策略之上。这也是我选择了先写这一章,而不是原本预定的【放下不合理目标】的那个章节的缘故。因为,只有理解和懂得了何谓放下恐惧,才有可能觉察到为什么这些目标不合理。

所以以超越恐惧为入手点,你自然会逐一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你也非常自然地会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宽容。不是为了原谅而原谅,而是真正理解之后,心甘情愿地放下与原谅。这就象一根弹簧,是让它自身增长,而不是人为拉长了去够目标,后者必然要有反弹回去的巨大拉力。



如何超越恐惧?

当我们害怕一件事的时候,无非是因为危险,此时本能的反应就有两种,一种是逃避,一种是对抗。

这两种反应,为什么无效,甚至是反而强化了害怕的力量呢?因为本质上,这两种反应,都在声明:【是的,我相信我所害怕的事情是真的】。因为【信念创造实相】,所以,你越认为真实的东西,就会越快地创造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破解恐惧、超越恐惧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接纳恐惧,面对恐惧,然后就有机会看穿【恐惧为假】的事实。直面恐惧的事物,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你会发现,它是纸老虎,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纸老虎。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可以从小地方,小老虎入手。当前还不具备能力应对的,先搁置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问题。

记得平安,记住平安,用平安的真相,去一点点拥抱【恐惧的幻相】。有时候,当大团的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驱动自己前进时,会有一点点迷失的感觉。而当冷静下来,逐渐穿越迷雾,发现自己又【以假当真】时,会不觉莞尔:原来自己就是这么写剧本的,就是这么自己吓唬自己的!这时候不但会升起恍然大悟的成就感,还会觉得很好笑,感觉到点点黑色喜剧的幽默。

而对于那些具备灵视力却不懂得信念创造力的人,能量的幻觉很容易成为陷阱。因为当他们“看见”种种【能量怪兽】之时,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恐怖、可怕的能量世界,而不了解这些可怕的东西正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或者是亲自吸引过来。所以,一时的对抗,只是暂时赶跑了能量怪兽,它必定会更加气势汹汹而来——因为,是你相信它是真的,所以宇宙必定要响应你的创造意愿,把它一再送给你。当你再三应对、力气越用越大,但怪物怎样也打不跑时,终有一天你会沮丧、绝望,在越来越强烈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必败暗示中自我崩溃。

这跟林林总总的各种单纯咒语或应对方式是一样的,如果不去穿越恐惧的幻相的话,那应对方法暂时也许有效,但最终的结果都只会强化幻相。比如在前文《少有人走的路》的案例里,那个创造了无数念咒新花样的凯茜,如果没有放下对上帝惩罚的害怕,那么无论她怎么念,念多少,都无法阻止她最后的失控。

其实,魔为心魔,是你自己一手打造。之所以我对此有透彻的理解,因为我也走过这个弯路。所以,一旦领悟到关键的这一点,超越恐惧的旅途就会相对轻松,而手法也可以多种多样。面对、爱、接纳、原谅,诸如此类,都有同样的效果。因为,所有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声明:我知道你就是我创造出来的,你不是真的,你无法伤害我,创造的力量在我手上,我可以随时收回。

任何一个超越过恐惧的人,几乎都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此时会从紧绷变成松弛,心里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的身体为了应对恐惧,不管是准备逃跑还是对抗,都储备了大量的应急措施,当我们认识到危险状态其实并不存在时,就是告知身体应急措施是多余的,身体就会自然把它们撤除。

就好像我们为了防止遇到危险,就随身背了一大堆防御用品一样。当别人告诉我们,这一路超级平安时,谁还需要背着大堆东西上路呢?自然就会放下。

反过来,当我们还感觉不到安全时,硬逼着去放下,也是很难做到的,说不定当被人强行拿下防御包时,反而会恨死别人或者自己把自己吓死。这也就是巴夏说的,在悬崖边时,如果不相信自己有降落伞,那就还是不要硬逼着自己跳下去好了。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题外话,关于减肥的问题。许多人为了减肥绞尽脑汁,不管理由是为了美,还是为了健康。但如果他们不能觉察到自己为何而肥的,减肥的举措往往是屡屡失败,或者有效一阵子,反弹一辈子的。

为什么呢?因为赘肉在潜意识中,一定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感。比如我在以前文章中提过的,有人觉得瘦了会遭到性侵害,所以胖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还有一个朋友的潜意识里怕饿死,所以就必须多长点肉。所以,对于减肥有兴趣的朋友,你到底为什么而肥的呢?觉察自己,你一定可以找出这个或者这些理由。

在面对恐惧时,还有一个基本的误区需要放下,就是放下对恐惧的恐惧。我们的心智喜欢简单化、绝对化。所以有时候当放下恐惧形成习惯时,就会对恐惧的情绪也产生恐惧,因为它代表了又要做功课了。其实,把恐惧当作一个警卫兵好了,它确实也是自己在过去对某些误以为危险的情况所设置的警卫兵。所以一旦恐惧出现,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呼救的内在小孩,现在你可以让它躲到你的身后,看看你原来设置的危险情况,现如今到底是不是真的危险?谢谢它,给你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它也代表着,现在你已经足够成长,有足够的勇气去取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夸大的防御机制

之前我们说过,遇到一件事时,我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出现情绪、出现行为。因为,经过长期的重复,这已经成为自动化打包反应,但我们却从没想过去审视它,看看它是否合理。

而恐惧,本质上,就是我们的一种自动化打包的防御反应。只不过,我们也没有审视过它,所以就没有发现,其实有许多是非常幼稚的、夸大的防御机制。典型的,就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去年短短三个月对心理学的学习中,我学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名词【泛化】。就是这个泛化,造就了许多人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当我仔细去观察时,发现【泛化】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陷入的思维误区。

条件反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理术语,其实也是心理术语。当我们把某个条件夸大化,不加区别地加以同样反应时,就是【泛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里,就是从当初简单的、单一的条件性反射(对蛇的躲避),夸大到对所有类似条件(蛇状物)产生躲避反应。

还有一些很经典的词语,比如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等,都同样如此。

其实泛化,也就是我们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误区。觉察到这一点,对于帮助我们超越恐惧,将有巨大的好处。

比如说,有人害怕结婚,因为她的信念里,【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请注意,这个信念,代表她否定了全世界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所有男人。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家里的男性曾有一次对她不好,于是那个男性永远都不好了。凑巧的是,她遇到了另外一个男人不怎么样,于是她的结论就变成,全世界的男人都不好。

当我们从零碎的事件,作出了绝对化的结论之后,重要的是,当你越坚信这个绝对化的信念,宇宙就越迎合你的信念,在你的生活中创造出这样的现实。所以,你现在就可能更多体验到男人不怎么样的种种现实,反过来增强了你对于【男人不是好东西】的信念,让你对男人的恐惧越来越强烈、以至于远远逃离的地步。这就是我们原本要在后面谈及的【信念-事件死循环】,本质上,就产生了自我行为的封闭。

当你远离男人形成了惯性时,那相当于是自己关上了去看到【很多男人也很不错】的可能性的大门。



所以现在,当我们能够清晰审视到这个幼稚的、绝对化的结论是怎么做出的时候,有许多问题在我们内心的可怕程度,自然就会下降下来。

跳出【绝对化】的惯性反应



实际上,因为我们的体验总是零散的,但我们又为了简化应对机制,又很喜欢总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毛病。最常见的就是上面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由点到面,由某次单一事件,放大到所有同类事件、所有时间的误区。并且,这种思维误区一旦形成,不但隐蔽,还非常顽固,形成所谓的【心理定势】或【惯性反应】。

这种思维方式看起来非常幼稚,实际也的确幼稚。但如果你自以为自己还不至于这样的话,仔细去觉察下自己,就会发现事实不见得如此了。要不然大家都痛恨工作中的管理层拍脑门决策,觉得他们幼稚无知,而其实,这不过是人们集体意识的镜子罢了。

就是因为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我们经常觉得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所以,人们非常注重第一印象,就是因为第一印象好,就容易让别人形成这个人各方面都不错的放大印象。

所以,当能够看清楚这个幼稚、不理性的思维过程之时,许多放大的恐惧,就有机会认识其本来面目。

同样的,有许多抑郁的、绝望的情绪,也往往就是我们在夸大、绝对化了不利事件后,所产生的夸大情绪。当我们能够恢复客观的认知、进行符合实际的评价之时,就自然可以重新找到希望。

觉察到这个夸大的思维误区,还非常有助于我们放下对过去、未来的恐惧。因为,有许多行为应对模式,就是我们幼年时所形成的。现在坊间有许多追溯童年模式、童年创伤的课程,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幼年时所形成的反应机制,由于是无意识中形成的,往往就根深蒂固。

好比说,幼年时遭遇的惊吓,往往形成夸大的恐惧印记。即使长大后,已经有足够力量进行正面对抗,可依然会重演幼年时的模式,逃避惶恐不已。



还有一个简单的实例,就是大象被小链条拴住的故事。小时候挣脱不了的事实,形成了未来不再尝试的牢固习惯。据说即便是火灾出现,被小小链条拴住的大象,也会放弃挣扎的尝试,直到束手待毙。



所以,首先觉察自己恐惧的事物有没有被自己放大?当恢复其本来的尺寸之后,你也许会发现,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从情绪到信念的回溯

最后,有朋友问我,到底怎样从情绪回溯到信念呢?我大概用得太熟练了,所以以为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就忽略了这个问题。不过,它的确是一个简单的习惯,只要你愿意去学,一定就可以学会。就好像习惯用筷子的人要开始学用刀叉一样,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别扭和不习惯,但只要肯练习,那是肯定可以学会的。

所以,从情绪追溯信念的过程也是如此。需要一点点耐心,加上一点点注意力的调动,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非常简单的习惯。

所以简而言之,就是在自己独处或安静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情绪上,允许自己听自己的心里话、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这么简单。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绪拟人化为一个内在小孩,如果你觉得这样让自己更舒服一些,那就这样去做。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害怕了,就问自己为什么害怕?害怕的是什么?慢慢地去聆听自己,就好像真的和一个孩子对话一样。

这其实就是许多灵性教导中,“内在小孩”技术的原理所在,所以其实它并不复杂。根源在于在我们身体里面做主导的很大部分,都是幼年时的自己留下的对人、事、物、体验的强烈印记,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观点与决定。



基本上,这个过程是接纳恐惧、对话恐惧、识别到恐惧的事物为假的三个步骤,如左上图的【深层纠偏系统】,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流程图。当有了一次超越恐惧的成功经验之后,以后自然就会越来越熟练,也就能够越来越识别出隐蔽的恐惧。

对于相对复杂的情绪,圣多纳的三重欢迎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新手入门方式,再次引用到这里,供大家参考。时间久了,可以不拘泥于这些,创建专属于你自己的【跟情绪自由对话】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情绪、想法、念头等等,是一个笼统的总称。你需要把这些都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一点点具体化、细化,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情绪?什么信念?什么记忆?否则,就变成一个形式主义,而无法真正去认识你自己。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从简单的入手,慢慢来。刚开始可以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回溯当天印象最为深刻的情绪。一点点梳理,逐渐感受到真正的受益,真正对自己的帮助。然后在这种受益的、成就感的驱动下,你会自然而然地愿意去坚持、去更深入尝试与探索,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向上的良性循环。

即使中间有中断,或者觉得厌倦了,换一个方法,都是完全可以的。

总之,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让轻松、好玩、成就、喜悦自动地引领你前进。这绝对不是苦行僧的道路,也不需要你咬牙切齿去坚持。累了,就歇歇,有兴趣了,就玩玩。我唯一想说的就是,相信我,玩这样的游戏,你绝对不会后悔。

Datre第二册里,有一个谈及【恐惧】的章节,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

圣多纳三重欢迎法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欢迎你的问题——你所有的想法、情绪、信念、记忆......任何让你停滞不前的东西。

第二步,欢迎所有你想要对它做点什么的愿望——

你想解决它、想改变它、想控制它,想把它抓紧点或把它推开的任何愿望,欢迎你对它的任何依恋或厌恶。

(流火补充:这时候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你想抓紧它,或者为什么你想推开它?)

第三步,欢迎任何身份层面的,关于你,关于你是谁的观点或感受。当你欢迎任何身份层面的观点或感受时,你发现整个问题将自然化解。

(流火补充:有时候完成了第三步,问题并没有自然化解。那没有关系,说明你还并没有找到问题最深入的根源。但至少你已经比过去更深入一步认识自己了,现在你也有机会审视一下此刻的观点和感受。然后暂时放下它。因为终有一天你会找到真正的根源,从而真正地放下。)

补充,正好这两天翻译的巴夏视频【价值感与恐惧】上线了,很契合本篇文章的主题,有兴趣者不妨看看。

正文如下:

巴夏82:价值感及恐惧

译 流火

2014-2-1

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dxx-hlglZk/

首要及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永远是以自我评价开始。
根据我们跟你们共处的经验,我们了解到,现在你们许多人在地球上面临的最难课题之一,就是去学会自我珍视。
因为成千上万年以来,你们已被教导着去遗忘了你们跟无限的连接。
你们被教导去认为你自己是不值得的,去认为你是不配得到的,乃至是毫无价值的。
但如果没有理解到你自身的价值,没有去珍视你自己的话,那么,我们所分享给你的所有工具,将没有一个会真正起效。
只有当你开始真正学会、真正认为并如此行动,即真的坚信你是无限造物的一个宝贵面向,你是造物美丽的、无条件被爱、被支持的一个面向,并以造物珍视你的方式那样,去同样珍视你自己之时,唯有到那时,这些工具才会真正起效,以最为强大的可能方式起效。
之所以那时才有意义,是因为,工具只有在你赋予它们能量时,才会强大有力。
因为能量来自于你、通过于你,因此,你,才是那个决定了工具效果的人。
工具并不能自行起作用,因为,它们是从你这里,汲取能量。它们是从你这里,汲取实现的能力。

你在问一个问题,我会这样吗?这会发生吗?那么我回过来问你,你是不是不相信,你的实相会带你走向要去的地方呢?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是这么试过的。但是很困难。
你试过了?
是的。
那么困难是什么?你体验到的困难是什么?
就是去信任出现的方向(而跟随去行动)。
为什么那个会困难呢?为什么对你来说,去相信另外一个方向反而更容易呢?
因为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你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好的。谢谢你的坦诚。没关系。那么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呢?你感到毫无价值的原因是什么?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则你不会感到毫无价值。
有一大堆。
嗯,一大堆?大到堆满你现在的这个房间吗?还是大到挤出了门外?(众人笑)
不是。
好吧。这是一大堆东西。你是在暗示,是有一大堆问题要处理吗?你说的大堆是这个意思吗?
是的。
好的好的。你可以从简单的回答开始。我不是要你用25个词就把答案说得面面俱到。
但是,你可以开始说说看。为什么你会觉得毫无价值呢?只要一个原因就可以。
你是真的真的真的(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吗?)这也是要问你们所有人的问题。
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毫无价值,就象你们大多数人都那样以为的话,那你就根本、不会、存在。
要是我用某种通俗易懂又诗意的话来阐述的话,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悖论。
当地球上的人们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时,实际上这是你们能说出的最自负的话之一,
最傲慢的话之一。
因为你实际上说的是,是的,宇宙中的一切都匹配得精确完美,但唯有我,是个例外。
我,就是所有造物当中,唯一那个鹤立鸡群的、毫无价值的面向。来看看我吧。(众人笑)
现在你明白了当你说毫无价值时,背后的矛盾了吗?
因为真的,如果你一文不值的话,你压根儿、就、不会存在。因为造物不会创造出某种没意义的物件。当你真的说自己毫无价值,真的允许自己相信毫无价值之时,
你是在告诉造物主说,存在的礼物是一文不值的,你所赐予我的礼物是一文不值的,我现在把它扔回到你脸上。
而因为造物主是如此无条件地爱着你,所以祂不会介意。
也因为造物主是如此无条件地爱着你,所以祂甚至允许你去相信自己一文不值。这就是你有多么受到爱、多么受到珍视的程度。
因为,你拥有彻底的自由,去相信你想相信的任何事物。那就是你有多么得到爱与支持的程度。
而你仍旧不相信自己有价值吗?
而造物回答说,那好的,但不管如何,我依然爱着你。我允许你去相信你选择相信的任何事物。
但证据是,你存在着。如果你停下来,花点功夫去思考这一点的话,你就会意识到,恰是你的存在,证明了你必然是有价值的,因为造物从不会创造出没价值的东西。
因为你是无限造物的一个面向。
还记得【创造的四项法则】中的第二条吗?你是一的一个面向,而你,才是那个假装与一分离的人。
因此,当你说出我毫无价值时,你是在说,一切都毫无价值。
你看,你们所有人都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只是提醒你是在做什么。
你们根本没人学得慢,你们绝对都是大师,正在创造出你们所创造的实相的大师。
我们只是要提醒你说,你以为自己没有创造出完美,那是错误的。
只是,你们选择创造出的是,完美的悲剧。(众人笑)
理解了吗?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你并没有掌控着创造自己实相的进程,你们都知道这一点。

所有的恐惧,所有的恐惧,都是你相信某物为真而产生的、一个反应。
如果你不是首先,对某个事物、某个处境、某个状况,预设了一个定义或者信念的话,你是根本不会对任何事情产生情绪、感受的。
因此所有的情绪与感受,——不管其如何展现,首先要理解到,它只是你对自己所买账(相信了)的某个定义的反应。
所以问题在于你买账的定义是什么。正是有一个信念体系或定义,在让你以这种特定的情绪方式,去体验实相。
那也就是恐惧的意义,它出现是要提示你,你有一个信念跟你真正的身份不相符合。
我们经常用钢琴——地球上的一种乐器,来比喻这个说明。
假设你正坐在钢琴边弹奏一首歌曲,
突然之间,你弹出了一个走音,这时你一般不会一边跑开,一边害怕得尖叫,一边发誓自己永生不再碰钢琴,
而是你会说,啊,跑调了。肯定就是我按的那个键。
这也就是恐惧的含义。它就象一个走音、跑调、走调的键。必须要去校准。
那么需要校准的是什么?是你的定义(信念)需要去校准。
你必须找出那个定义是什么,才让你体验了那个跑调的音?然后校准你的定义,也就是调音,然后再让它跟其它的键恢复和谐。这就是整个过程。
特定种类的恐惧,如我们所说过的,是去找出你所买账(相信)的定义的一个巨大线索。
所以,利用你的恐惧来服务于你。
当你对恐惧能用来做什么理解得越来越多之时,那么你也会在经历恐惧之时,对其有越来越多的兴奋与好奇。与此同时,你能把恐惧转化为好奇、想象与激励的速度,也就将会越来越快了。

(本章完)

微信号:GetGrowth
身心灵的成长助力
长按右侧打




精华文章 情绪-信念溯源法

关注本平台并回复“目录”,查看各关键词对应的精彩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