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冥想到底有什么作用?

 

Q&A140520  问:冥想到底有什么作用?  答:冥想,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东方宗教和文化传统,而从上世纪6...



Q&A140520

问:冥想到底有什么作用?

答:冥想,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东方宗教和文化传统,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它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最早源于梵文DHYANA,在佛教典籍里被译作“打坐”或“坐禅”。经常练习瑜伽的朋友对冥想应该不会陌生,它主要是通过一些方法,诸如数息(默念“吸”“呼”)、听息(两耳静听呼吸声)等使人达到一种在“此时此地”的意识状态。现在泛指一类心性锻炼法,通常包含了两类不同的冥想。其中之一为“集中注意”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事物,如果注意受到思维或感觉的干扰,则需要重新调整集中注意。另一种为“开放检测”冥想,像超然于外的观察者一样去感觉自己的情感和意识过程。

冥想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明,在生理方面,冥想能够使得心脏输出量上升、心跳速率减缓、肌肉放松、脑的血流量上升、呼吸频率降低、大脑中央和前额部位的α慢波和θ波的强度增加,使得呼吸减缓,耗氧率等新陈代谢率明显降低。

在注意方面,研究表明经过冥想训练的人其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并且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增长,“注意瞬脱”现象也有所减少。

情绪方面,冥想可以改善整体社交和情感能力,是个体减少焦虑,对自身的情绪更为了解也更易掌控,并且这种结果已经获得脑成像结果的支持:新手冥想者比专家级冥想者的杏仁核更加活跃,而杏仁核在处理情感和情感记忆中起到关键作用。

其他方面,冥想能够使人们增强对于疼痛的耐受性,通过冥想的练习还能够让个体变得更有同情心,更富有移情能力。

总之,对冥想者而言,大量研究表明冥想能显著提升人的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但显然,只有持续的锻炼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Britta Holzel和他的小伙伴们曾经研究过每天冥想30分钟,连续八周后,通过核磁共振脑扫描(fMRI)发现,大脑中与记忆、自我意识、移情和压力有关的部分的灰质区域发生了可测量到的变化。冥想者相比于普通人,大脑颞叶部位的海马区域(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灰质增加;而杏仁核区域(与焦虑和压力有关)的灰质减少。尽管现在心理学家仍然没有弄清楚冥想者与普通人大脑结构上的差异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不容置疑的是,冥想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14-05-20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