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面包,咬下去才懂

 

每个人都有一张味觉拼图,每一片拼图都源于成长历程的印记。...



每个人都有一张味觉拼图,每一片拼图都源于成长历程的印记。这张拼图上布满了家人的手印,堆放着故乡的物产,当然也存在着童年的偏见。

我原以为嗜甜是福建人的天命,所以导致我每逢经过那些现场烘焙的面包店就挪不动步,总得进去转两圈闻一闻面包香气——今天跟朋友聊起,才发现自己这种偏好的渊源:实际上是小时候爷爷家楼下有家叫“比比香”的面包店,每次老爸夜深领着困得晃晃悠悠的我回家前,都会先去“比比香”里挑些面包。回想起来大概就是那时候深夜面包房的经历构成了我现在味觉拼图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在一个孩子困得几乎睁不开眼的时候,深夜面包房里那种稀薄的甜香就好像黑暗中的灯塔,让人循着气味回到家,又好像抱住了散着麦香的枕头,可以做着泛金色的梦。

我甚至觉得面包是一种伟大的食物:无论是高级餐厅的现烘餐前包,还是便利店里的分装吐司片,亦或是在市场摊位中贩售的蜂蜜小面包——它存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时刻,或为搪塞果腹,或为馋念所驱,或为宅居而囤,或为分享而备,或为匠心而生。从中央厨房到现场烘焙,人们有更多机会目睹面团从发酵到出炉的全过程,但更多人是为能享受到食物初生的美味而青睐后者。食物的制作从幕后到台前,虽然是商业竞争中不得已的突破,却也日渐为年轻食客补上了缺失的家庭烹饪课。

在北京,存在一家已经经营14年的老牌面包坊。创始人的地位非凡,既有四大家族的光环加持,又有日本主流媒体的工作履历,也有民间人送“面包老爹”的称号。这家叫做“红炉磨坊”的传奇面包坊位于凯宾斯基酒店附近,从名字到地段都透出一种贵族气息。因为耳闻传奇已久,终于在假期和朋友探寻了一番。



初进店里,有一种回到十年前的售货店的错觉。店内一侧的不锈钢架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西式甜饼曲奇;店中央铺着格子布的桌上则摆着磅蛋糕和松饼,还有一些贴着“本店新品”的卡通曲奇;而木质货架上则是常见的日常款面包:热狗面包、豆沙面包、杏仁面包片一类;而真正的硬货都摆在收银柜后的架子上,一个个巨大敦实的传统欧包,每个售价都接近百元。

走进店内往左瞥就可以看见后厨的大烤箱,往二楼看就是老爹的办公室和几张90年代的铁质桌椅。墙上挂着张褪了颜色的海报,还有相框裱起的外文剪报。老爹的面包坊无须矫饰就已然是“古早”的标本:没有时尚烘焙坊的透明落地窗而只有玻璃门能透出内里玄机;面包的原料只有朴实的一二食材而全然不提及进口面粉奶油的原产国;花式西点似乎只想照顾孩子们的趣味,而忘记同样嗜甜的大人;陈列架上的欧包与顾客间的距离似乎告诫人,这些面包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最后结账时装面包的袋子是最极简的透明塑料袋……习惯了迎合年轻人口味的新晋面包坊之后,来到这里会察觉种种不合时宜的细节。

结账时收银柜旁的盘子上堆叠着一些日式泡芙,我买了一个想先吃吃看。收银小哥慢悠悠地找完钱,戴上手套取了一个泡芙进了后厨,当下心想难道这泡芙还得加热?再一看泡芙盘子边贴着一张 A4白纸写道:“最新日式泡芙,现购现挤”——原来是去给泡芙挤奶油去了。挤好奶油的泡芙被装进牛皮纸袋里,掂着像一颗实心球。





泡芙皮的厚度适中,咬一小口就尝到了内馅——略微冰凉的奶油口感好像稠密的酸奶,用舌头都能舔出味道,奶香浓郁却不甜腻,丰富的内馅可以让泡芙当鲜奶雪糕来吃。这颗鲜奶泡芙的滋味让我觉得眼前“古早”的细节都抵不过一个真材实料的内心,而整个红炉磨坊里装的也不仅是近百种式样的西点,还有一颗做“全中国最好的面包房”的雄心。

面包老爹的传奇大概是由于身份背景和出人意料的人生选择造就的。这天刚选购完面包就偶遇了老爹,听他与店员的言谈,没有手艺人的严肃气质,反倒是满面兴奋得透出红光。谁能想象他已是七旬长者,仍对面包原材料有着苛求,非进口不用,并且对每一款面包的研发都事必躬亲。在他眼里面包大概就像家中的小孩,捧在手中的一呼一吸都引人怜爱。

见到老爹本人,我也突然能够明白为什么红炉磨坊上架的面包西点种类如此之多——若你对自己的宝贝有十分信心,怎么会吝惜向人展示?

十四年的面包坊,足以成为一些人味觉拼图的一部分。这块拼图上不仅能够尝到好手艺的味道;还有一种生为传奇却身为手艺的人生转合。尽管如此,老爹们也不得不面对那些市场上的新面孔,它们是更了解年轻人需求和喜好的品牌,加之这些品牌的产品也不甘人后——红炉磨坊的故事大概终有一天落幕,可是那片存于味觉的拼图,却常会唤起羊毛毡,小火炉,金色麦浪和发光的面包房……

后记
今天一早就出门,正好把从红炉磨坊买的“红豆面包”作早餐。一口咬到馅的时候,真后悔居然没有时间慢慢品尝它:绵密豆馅中包藏着完整的红豆,没有机器捣碎的参差口感;一般红豆包都甜得让人却步,可是老爹的红豆面包却甜得刚刚好,既能让人产生美好情愫,又不至沦为玛丽苏。

不好意思啊,虽然被我咬成这样了,但还是能看到完整的红豆


这块红豆面包也让我想起河濑直美的电影《澄沙之味》,电影中德江太太制作出铜锣烧美味灵魂红豆沙的秘诀在于:

我在煮红豆馅的时候,会仔细聆听红豆的低语,就是想象着红豆所经历的雨天、晴天,又是怎样的风,将红豆带到了这里呢?我会一一倾听他们诉说旅途中的故事……

图为德江太太教男主倾听“红豆的低语”


    关注 放羊姑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